溶解氧对分段进水生物脱氮工艺的影响

被引:26
作者
王伟
彭永臻
王海东
张树军
令云芳
机构
[1] 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市水质科学与水环境恢复重点实验室
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分段进水; 生活污水; 生物脱氮; 曝气量; DO浓度; 同步硝化反硝化作用(SND);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703 [废水的处理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002 ;
摘要
采用分段进水生物脱氮工艺处理生活污水.设置0.9,0.6,0.4,0.3m3/h4组曝气量,相应的好氧区溶解氧(DO)浓度约为2.8,1.7,0.8,0.5mg/L左右.结果表明,在好氧区DO为0.5mg/L左右的低氧条件下,通过对系统进行适当的控制,可以取得较好的硝化效果,氨氮去除率可达98%以上.同时,由于低曝气量下混合液从好氧区到缺氧区携带的DO量减少,并且在好氧区发生了同步硝化反硝化作用,使得TN去除效果明显优于高曝气量的情况.另外,由于工艺结构的特点,分段进水生物脱氮系统可长期在低氧条件下运行,且污泥沉降性能良好.
引用
收藏
页码:293 / 29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废水好氧生物处理中曝气技术的现状和研究动向 [J].
李慧君 ;
岳晓勤 ;
王蔚蔚 ;
王韬 ;
王磊 ;
杨永哲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3) :268-271+276
[2]   分段进水的生物除磷脱氮工艺 [J].
邱慎初 ;
丁堂堂 .
中国给水排水, 2003, (04) :32-36
[3]   污水处理中减少污泥产量的方法和机理 [J].
王维斌 .
给水排水, 2001, (10) :38-42+1
[4]  
污水除磷脱氮技术[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郑兴灿,李亚新编著, 1998
[5]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指南[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指南》编委会,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