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暖对江西双季早稻适播期的影响

被引:6
作者
杨爱萍
王保生
刘文英
郭瑞鸽
机构
[1] 江西省气象台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双季早稻; 适播期; 积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31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利用江西省82个气象观测站1971—2012年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14个农业气象观测站1981—2012年双季水稻物候观测资料,针对气候变暖对江西省稳定通过10℃初日、20℃终日以及双季水稻生育期热量条件的影响,依据双季水稻熟性搭配种植对热量条件的需求,采用倒推法计算不同年代以及13个30 a滑动平均序列的双季早稻适播期,分析双季早稻适播期起止日期与持续日数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0℃初日总体呈提前趋势,尤其是2001年以后,大幅度提前;不同年代间20℃终日的变化幅度较10℃初日的小;适播期起始日期大部分站点呈"推迟—推迟—大幅提前"的趋势,终止日期大部分站点呈"推迟—提前—大幅推迟"的趋势,持续日数一般呈"增加—减少—大幅增加"变化趋势。受气候变暖的影响,江西省适宜采用"中熟+中熟"搭配方式种植双季水稻的地区逐步北扩,尤其是2001年以后,可采取"中熟+中熟"搭配方式的地区明显扩大。1981—2010年江西省除修水县、铜鼓县、资溪县等局部地区外,大部地区可采取"中熟+中熟"搭配方式。1991—2020年,除了修水、婺源等赣北局部地区种植仍有一定风险外,其余地区的热量条件均满足"中熟+中熟"搭配方式的双季水稻种植,或采取对热量条件要求更高的熟性搭配方式种植,如南昌县、樟树市等地可调整为"中熟+迟熟"或"迟熟+中熟"搭配方式,而泰和县、南康县、龙南县等地可因地制宜采取"迟熟+迟熟"搭配方式种植双季水稻,以充分利用热量资源,提高双季水稻产量与品质。
引用
收藏
页码:50 / 5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气候变化对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生产的影响及适应性研究.[D].赵海燕.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 10
[2]  
农业气象学原理.[M].冯秀藻;陶炳炎主编;.气象出版社.1991,
[3]   ORYZA2000模型模拟安徽地区不同播期水稻的适应性分析 [J].
浩宇 ;
景元书 ;
马晓群 ;
耿利宁 ;
杨沈斌 .
中国农业气象, 2013, 34 (04) :425-433
[4]   江西省双季早稻长势定量等级指标的研究 [J].
田俊 ;
黄淑娥 ;
辜晓青 .
气象与减灾研究, 2012, 35 (02) :57-60
[5]  
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农业气候资源变化Ⅷ.江西省双季稻各生育期热量条件变化特征.[J].叶清;杨晓光;李勇;代姝玮;肖金香;.应用生态学报.2011, 08
[6]   江西气温稳定通过10℃初日变化及其对双季早稻物候期的影响 [J].
郭瑞鸽 ;
刘寿东 ;
杜筱玲 .
中国农业气象, 2011, 32 (01) :12-16
[7]   江西近50年寒露风演变趋势及其对双季晚稻的影响 [J].
刘文英 ;
张显真 ;
简海燕 .
气象与减灾研究, 2009, 32 (04) :67-71
[8]   气候变化对我国南方双季稻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J].
张建平 ;
赵艳霞 ;
王春乙 ;
何勇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5, (04) :151-156
[9]   气候变化与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关系的模拟研究 [J].
刘桃菊 ;
殷新佑 ;
戚昌瀚 ;
唐建军 ;
陈美球 .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03) :486-490
[10]   GIS支持下的江西省优质早稻种植气候区划 [J].
魏丽 ;
殷剑敏 ;
王怀清 .
中国农业气象, 2002, (02) :2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