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海面高度和输运流函数:全球变网格模式结果

被引:13
作者
魏泽勋
方国洪
何宜军
崔秉昊
方越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成均馆大学土木和环境工程系,TexasA&MUniversity,CollegeStation青岛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青岛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环境科学和数值模拟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青岛,青岛,水原-,韩国,TX-,USA
关键词
南海; 海面高度; 海面高度距平; 流函数; 数值模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1 [海洋水文学];
学科分类号
0707 ;
摘要
为了研究南海环流结构和变异及其与外部水域的关系,我们建立了一个嵌套于全球大洋环流模式中的高分辨率中国近海环流数值模式.给出模拟所得南海月平均以及年平均的海面高度和流函数分布,与TOPEX/POXEIDON资料比较表明,所得海面高度距平与观测十分一致.基于这些结果,讨论了南海的环流结构,尤其是上层环流结构,结果表明:对于表层海水来说,黑潮在冬、春和秋季均通过吕宋海峡入侵南海,夏季则表层没有入侵,但对于整个海水而言,全年均有海水从太平洋通过吕宋海峡进入南海,这一差异表明,在夏季,太平洋的海水是在次表层和中层入侵南海的,南海北部陆坡附近全年受气旋式环流控制,夏季的南海南部反气旋流圈、越南东南离岸流和冬季的南海南部气旋流圈都得到了很好的再现.南海海面高度和海面高度距平之间的差异明显.表明,在利用卫星高度计资料研究南海的上层环流时,长期平均海面高度的空间分布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987 / 99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中国近海域际水、热、盐输运:全球变网格模式结果 [J].
方国洪 ;
魏泽勋 ;
王凯 ;
崔秉昊 ;
方越 ;
李薇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2, (12) :969-977
[2]   南海季风性海流的建立与调整 [J].
王卫强 ;
王东晓 ;
施平 ;
甘子钧 ;
郭佩芳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2, (12) :995-1002
[3]   依据海洋环流模式和大地水准测量获取的中国近海平均海面高度分布 [J].
方国洪 ;
魏泽勋 ;
方越 ;
王凯 ;
崔秉昊 .
科学通报, 2001, (18) :1572-1575
[4]   中国近海的环流动力机制研究 [J].
苏纪兰 .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1, (04) :1-16
[5]   南海的季节环流──TOPEX/POSEIDON卫星测高应用研究 [J].
李立 ;
吴日升 ;
郭小钢 .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0, (06) :13-26
[6]   ADI BAROTROPIC OCEAN MODEL FOR SIMULATON OF KUROSHIO INTRUSION INTO CHINA SOUTHEASTERN WATERS [J].
方越 ;
方国洪 ;
于克俊 .
ChineseJournalofOceanologyandLimnology, 1996, (04) :357-366
[7]  
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水文气象学会学术会议(1980)论文集[M]. 科学出版社 , 《海洋与湖沼》编辑部, 1982
[8]  
A Review on the Current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Seasonal Circulation, South China Sea Warm Current and Kuroshio Intrusion[J] . Jianyu Hu,Hiroshi Kawamura,Huasheng Hong,Yiquan Qi.Journal of Oceanography . 2000 (6)
[9]  
A survey of studies on the South China Sea upper ocean circulation .2 Fang G,Fang W,Fang Y,et al. Acta Oceanogr Taiwan .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