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网络成瘾与社会支持及生活事件的关系

被引:1
作者
宋海东 [1 ]
孙晓花 [1 ]
骆名进 [1 ]
滕建荣 [2 ]
章继红 [3 ]
金翠梅
郑美春
机构
[1] 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防治科
[2] 杭州市卫生局
[3] 建德市第四人民医院防治科
关键词
IAD; 对照组; 生活事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395.6 [心理卫生];
学科分类号
100205 ;
摘要
<正>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已经开始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心理行为产生深刻的影响。青少年人群由于自制力有限,对于网络这一新生事物的吸引力更是难以抗拒,如果他们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明显的社会和心理损害则构成了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IAD),也称为网络过度使用或病理性网络使用。社会心理学对于社会支持的"缓冲模型"认为社会
引用
收藏
页码:1113 / 1115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青少年网络成瘾与应对方式及生活事件关系 [J].
周丽华 .
中国公共卫生 , 2009, (11) :1372-1373
[2]   浙江省中小学生网络成瘾状况调查 [J].
高亚兵 ;
彭文波 ;
陈伟伟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8, (08) :627-627
[3]   网络成瘾的诊断学研究进展 [J].
罗江洪 ;
吴汉荣 .
医学与社会, 2007, (04) :54-56
[4]   城镇中小学生网络心理的调查研究 [J].
郑燕 ;
李宏汀 ;
葛列众 .
电化教育研究, 2006, (12) :71-76+80
[5]   中学生互联网过度使用与时间管理倾向的关系 [J].
曹枫林 ;
苏林雁 ;
高雪屏 ;
刘军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6, (07) :441-443
[6]   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研究进展 [J].
潘琼 ;
肖水源 ;
不详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 2002, (03) :237-240
[7]   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的编制与信度效度测试 [J].
刘贤臣 ;
刘连启 ;
杨杰 ;
柴福勋 ;
王爱祯 ;
孙良民 ;
赵贵芳 ;
马登岱 .
山东精神医学, 1997, (01) :15-19
[8]  
留守儿童焦虑/抑郁情绪的心理社会因素及心理弹性发展方案初步研究[D]. 范方.中南大学. 2008
[9]  
Psychological distress during unemployment and beyond: social support and material deprivation among youth in six northern European countries[J] . Thoroddur Bjarnason,Thordis J Sigurdardottir.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 2002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