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红花有效部位配伍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27
作者
张蕾 [1 ]
刘剑刚 [1 ]
史大卓 [1 ]
丰加涛 [2 ]
卢晓燕 [2 ]
杨小平 [2 ]
梁鑫淼 [2 ]
机构
[1]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2] 不详
关键词
心肌缺血; 缺血再灌注损伤; 丹参酚酸B; 羟基红花黄色素A; 血小板聚集性;
D O I
10.13422/j.cnki.syfjx.2009.06.018
中图分类号
R285.5 [中药实验药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通过中药组分优化方法将丹参红花提取物有效部位(丹参酚酸B和羟基红花黄色素A)含量提高,观察其注射液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结扎SD大鼠冠状A左前降支40min后,再灌注120min,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结扎大鼠冠状A前降支后10min,股静脉注射给药。实验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丹红注射液(0.065生药g.kg-1)组、丹参红花提取物有效部位-丹参酚酸B和羟基红花黄色素A(丹酚酸B含量10.44mg·mL-1、羟基红花黄色素A含量22.1mg·mL-1)小剂量(1.94生药g·kg-1)组、中剂量(3.89生药g·kg-1)组和大剂量(5.83生药g·kg-1)组,每组10只动物。试验测定大鼠血清肌钙蛋白T(cTnT)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含量,观察药物对大鼠心电图ST-T幅度变化及血浆中血栓素(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含量和血小板聚集性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丹参红花有效部位大、中、小剂量均可使大鼠血清cTnT,CK-MB的含量显著降低(P<0.01);丹参红花有效部位中、大剂量组还可抑制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大鼠血小板聚集率,降低血清中TXB2的含量(P<0.01),并使6-Keto-PGF1α/TXB2的不平衡得以纠正(P<0.01);缺血再灌注30min时丹参红花有效部位小、大剂量组的心电图ST-T下降幅度显著改善(P<0.01)。结论:丹参红花有效部位配伍配比可以降低大鼠再灌注损伤引起的血小板聚集和6-Keto-PGF1α/TXB2的失衡,减少损伤心肌CK-MB酶的漏出,防止血栓的形成,从而发挥保护和改善心肌缺血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4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中药复杂样品高效液相色谱和超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条件转换方法 [J].
金郁 ;
薛兴亚 ;
肖远胜 ;
章飞芳 ;
石慧 ;
梁鑫淼 .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8, (01) :80-84
[2]   丹红注射液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影响的实验研究 [J].
任旷 ;
吕士杰 ;
沈楠 ;
王艳春 ;
顾饶胜 ;
范红艳 .
陕西中医, 2008, (02) :233-234
[3]   丹红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炎症反应物及纤溶活性的影响 [J].
王津文 ;
史卫国 ;
毕建亭 .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7, (08) :673-675
[4]   羟基红花黄色素A对犬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 [J].
李欣志 ;
刘建勋 ;
尚晓泓 ;
傅建华 .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06, (05) :533-537
[5]   丹参及其化学成分药代动力学研究的进展 [J].
周立运 ;
朱晓新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05, (03) :66-69
[6]   红花黄色素的药理研究进展 [J].
李中原 ;
涂秀华 .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2005, (02) :153-156
[7]   丹参、三七的有效部位对血瘀证大鼠血小板粘聚性及TXA2、PGI2的影响 [J].
杨佳 ;
秦彩玲 ;
刘婷 ;
张毅 ;
孙有富 ;
谭洪根 ;
张淑运 ;
张伯礼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04, (06) :35-38
[8]   丹酚酸B对犬心肌梗死的治疗作用 [J].
李琳 ;
孙莉莎 ;
徐江平 .
中成药, 2004, (03) :45-48
[9]   红花黄色素抑制血小板激活因子介导的血小板活化作用的研究 [J].
陈文梅 ;
金鸣 ;
吴伟 ;
李金荣 ;
杨树东 .
中国药学杂志, 2000, (11) :21-24
[10]  
心血管生理学与临床[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朱妙章等主编,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