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制度与国家构成——以“书同文”和“官话”为视角

被引:36
作者
苏力
机构
[1] 北京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文化宪制; 书同文; 官话; 士; 古代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91 [清、清以前政治];
学科分类号
0302 ; 030204 ;
摘要
国家不仅是个地域概念,更重要的是指政治共同体、社会共同体和文化共同体。如何将高度离散的农耕村落勾连、整合并构成一个政治文化共同体,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各级政府的组织和机构,以进行稳定的政治治理,是古代中国历朝历代共同面临的课题。作为两项重要的文化制度,"书同文"和"官话",对于军事政治统一即"武功"之后的"文治"不可或缺;对于培养和打造一代代在思想、情感和想象都属于这个国家和文明,而不是仅属于各自出生、居住、生活的农耕社区的政治文化精英群体至关重要;通过这些政治文化精英,读书识字对于历史中国的发生和拓展很重要,"读书写字"关涉持续的历史中国之构成。
引用
收藏
页码:78 / 95+206 +206
页数:19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元曲词语方言今证 [J].
刘金勤 .
语文知识, 2012, (04) :41-43
[2]   修辞学的政法家门 [J].
苏力 .
开放时代, 2011, (02) :38-53
[3]   云南的官话方言从何而来 [J].
鲍江 .
文史月刊, 2011, (02) :79-80
[4]   法国的语言政策与语言规划实践——由紧到松的政策变迁 [J].
戴曼纯 ;
贺战茹 .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0, 18 (01) :1-5
[5]   明清时代汉语官话的社会使用状况 [J].
张玉来 .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10, (01) :88-94
[6]   从官话、国语到普通话 [J].
林焘 .
语文建设, 1998, (10) :6-8
[7]   官话方言的分区 [J].
李荣 .
方言, 1985, (01) :2-5
[8]   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 [J].
郭沫若 .
考古学报, 1972, (01) :1-13
[9]   百年前的广东人学“官话”手册《正音咀华》 [J].
侯精一 .
文字改革, 1962, (12) :22-23
[10]  
秦汉魏晋史探微.[M].田余庆.中华书局.2011, 978-7-101-079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