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布氏白僵菌产孢量的培养基及培养条件研究

被引:6
作者
李茂业
林华峰
刘苏
李世广
机构
[1] 安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布氏白僵菌; 液固双相培养; 培养技术; 产孢量;
D O I
10.13560/j.cnki.biotech.bull.1985.2009.s1.038
中图分类号
S476.1 [];
学科分类号
0904 ;
摘要
采用液固两相培养法,筛选出了适用于培养布氏白僵菌Bbr84菌株的培养基,并测定了培养基、培养时间和光照条件对产孢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用液固双相培养法培养布氏白僵菌获取高孢粉,在液相培养阶段,SDAY+2%麦芽糖是较好的培养基;固相培养阶段,以大米+稻壳+黄粉虫粪组合产孢量较高,且在培养的第五天白僵菌产孢量即达到高峰,这比已报道的其他培养料配方的产孢高峰时间缩短2-3天。培养前期,应以黑暗环境为主,以增强菌丝生长,但后期应适当供给光照,以促进菌丝大量产孢。
引用
收藏
页码:380 / 38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黄粉虫粪代替麦麸栽培香菇试验 [J].
叶榕村 .
浙江食用菌, 2008, (04) :34-35
[2]   绿僵菌R8-4菌株大量培养固相阶段的条件 [J].
农向群 ;
涂雄兵 ;
张泽华 ;
李存焕 .
中国生物防治, 2007, (03) :228-232
[3]   几种虫生真菌对斜纹夜蛾的致病性 [J].
林华峰 ;
杨新军 ;
高亿波 ;
李世广 .
应用生态学报, 2007, (04) :937-940
[4]   布氏白僵菌和金龟子绿僵菌两变种的生长性状及其对蛴螬的毒力测定 [J].
林华峰 ;
王萍莉 ;
张磊 ;
杨新军 ;
李世广 ;
周义文 .
中国生物防治, 2006, (02) :123-127
[5]   绿僵菌大孢变种的生物学特征及其对蛴螬的毒力研究 [J].
林华峰 ;
李世广 ;
张磊 ;
王萍莉 ;
周义文 .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02) :351-353
[6]   白僵菌半固体平板培养的工艺研究 [J].
柴新义 ;
李农昌 ;
樊美珍 ;
李增智 .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4, (03) :335-339
[7]   金龟子绿僵菌固态培养生物变量优化研究 [J].
吴振强 ;
彭景龙 ;
夏枫耿 ;
董加喜 .
昆虫天敌, 2004, (01) :1-6
[8]   金龟子绿僵菌固态发酵环境变量优化研究 [J].
吴振强 ;
彭景龙 ;
李运南 ;
张高贤 .
农药, 2004, (03) :123-126
[9]   不同含水量和温度下贮存中球孢白僵菌分生孢子活力与内贮营养的衰变 [J].
冯明光 ;
应盛华 .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04) :439-443
[10]   用白僵菌防治马尾松毛虫的影响因素与用药时机 [J].
林华峰 ;
李增智 ;
李小平 .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1998, (04)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