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东三叠系延长组主要油源岩发育时期的古气候特征

被引:52
作者
吉利明
吴涛
李林涛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延长组; 孢粉组合; 古气候;
D O I
10.14027/j.cnki.cjxb.2006.03.016
中图分类号
P532 [古气候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陇东地区延长组长8段和长7段分别发现以Aratisporites-Punctatisporites和Asseretospo-ra-Walchiites为代表的孢粉组合,时代分别为中三叠世晚期与晚三叠世早期。通过现生主要植物类型生态环境分布规律的讨论和孢粉植物群已知亲缘关系类型的地层分布特征研究,推测陇东地区中晚三叠世气候温暖潮湿,雨量充沛,植被茂盛。孢粉植物群反映的古气候为温带—亚热带暖湿或湿热气候。孢粉植物群特征与孢粉化石分异度曲线都表明,本地区长8—长7段沉积时期为持续温暖潮湿的适宜期,与湖泊发展的长8期大规模湖进和长7期的最大湖泛相一致。孢粉植物群具有北方植物群的明显特征,由于本地区当时濒临大型湖泊,而且长8—长7段沉积时期正处于湖泊扩张的鼎盛期,因此显示出更为湿润的古环境特征。正因为长期稳定温暖潮湿气候和广大的深水湖泊环境为水生藻类的大规模发育创造了条件,从而为本地区长7期优质烃源岩的形成提供了母质来源。
引用
收藏
页码:426 / 43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西峰油田成藏地质特征及勘探方向 [J].
付金华 ;
罗安湘 ;
喻建 ;
毛明陆 .
石油学报, 2004, (02) :25-29
[2]   新疆库车河地区三叠系和侏罗系沉积环境及古气候 [J].
黄克难 ;
詹家祯 ;
邹义声 ;
王智 ;
周春梅 ;
肖继南 .
古地理学报, 2003, (02) :197-208
[3]   孢粉沉积作用与PL19-3地区晚第三纪沉积环境的关系 [J].
龚胜利 ;
毕力刚 .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2001, (06) :20-24
[4]  
中国蕨类植物孢子形态.[M].中国科学院北京植物研究所古植物研究室孢粉组著;.科学出版社.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