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素禀赋结构、技术选择与中国城市现代产业发展

被引:25
作者
覃成林
李超
机构
[1]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现代产业; 要素禀赋结构; 比较优势; 技术选择指数;
D O I
10.13269/j.cnki.ier.2012.03.003
中图分类号
F124.3 [技术发展与革新];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基于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对我国286个城市现代产业的发展格局进行了考察。研究发现,我国城市现代产业发展的格局与区域经济格局高度吻合,并且区域内发展差异小于区域间差异。通过三种常用空间权重及技术选择指数TCI的实证研究发现,总体上,我国城市的要素禀赋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技术选择,进而对其现代产业的发展绩效产生显著影响。多数城市选择了偏离比较优势的现代产业发展政策,而这种政策的偏离程度和所负担的政策成本在四大区域间不尽一致,这是值得高度关注的问题。对于城市政府而言,在现代产业发展决策及相关政策制定方面,如何促进要素禀赋结构升级比直接"培育"现代产业更为重要。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从后发到先发:关于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理论思考 [J].
刘志彪 .
产业经济研究, 2011, (04) :1-7
[2]   劳动生产率:关联与差异——基于GWR模型的分析 [J].
袁富华 .
经济学(季刊), 2011, 10 (02) :709-734
[3]   市场一体化、产业地理集聚与地区专业分工演变——基于中国两位码制造业数据的实证分析 [J].
吴三忙 ;
李善同 .
产业经济研究, 2010, (06) :7-16
[4]   “潮涌现象”与产能过剩的形成机制 [J].
林毅夫 ;
巫和懋 ;
邢亦青 .
经济研究, 2010, 45 (10) :4-19
[5]   自然资源丰裕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研究 [J].
徐康宁 ;
王剑 .
经济研究, 2006, (01) :78-89
[6]   发展战略、自生能力和经济收敛 [J].
林毅夫 .
经济学(季刊), 2002, (01) :269-300
[7]   An account of global factor trade [J].
Davis, DR ;
Weinstein, DE .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01, 91 (05) :1423-1453
[8]  
Commercial Policy in the Underdeveloped Countries[J] . Raúl Prebischb.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 195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