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制板式Rogowski线圈研究

被引:6
作者
李维波
马伟明
刘德志
付立军
孟进
吴世君
阳习党
机构
[1] 海军工程大学电力电子技术研究所
关键词
印制板式线圈; Rogowski线圈; 顺次串联; 单面板; 双面板; 集成; 阻尼电阻;
D O I
10.13336/j.1003-6520.hve.2007.07.015
中图分类号
TM55 [电感器、线圈、扼流圈];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了增强印制板式Rogowski线圈拾取感应信号的能力,有效提高其信噪比,将具有相同结构的Rogowski线圈顺次串联并分别获得顺串单、双面板Rogowski线圈后,分析了由单面板构造的顺串单面板传感器的计算模型和等效模型,对比研究了顺串单、双面板Rogowski线圈的阻抗、相频、自感系数和内阻等重要电气参数随着被测电流频率的变化特性,推导了顺串单、双面板Rogowski线圈的最佳阻尼电阻的计算模型,提出了用于判断顺串单、双面板Rogowski线圈测量脉冲大电流的结果有效性的方法及其判据。研究表明,取印制板线圈的顺次串联方式有利于提高传感器的信噪比。
引用
收藏
页码:57 / 6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新型钢板地电流磁场测量仪的噪声分析 [J].
潘启军 ;
马伟明 ;
赵治华 ;
孟进 ;
张磊 .
电工技术学报, 2006, (08) :63-68
[2]   罗氏线圈在高速大功率电流检测系统中的特性研究 [J].
李维波 ;
毛承雄 ;
余岳辉 ;
陆继明 .
电工技术学报, 2006, (06) :49-53
[3]   单磁芯式可控饱和电抗器仿真研究 [J].
李维波 ;
毛承雄 ;
陆继明 ;
李前 ;
张俊峰 ;
殷幼军 .
高电压技术, 2005, (07) :1-4
[4]   串补用电容器型式试验电流仿真研究 [J].
毛承雄 ;
李维波 ;
陆继明 ;
左强林 .
高电压技术, 2005, (03) :1-3+6
[5]   分布电容对Rogowski线圈动态特性影响研究 [J].
李维波 ;
毛承雄 ;
陆继明 ;
余翔 .
电工技术学报, 2004, (06) :12-17
[6]   强激光能源模块地电流测量线圈研究 [J].
李维波 ;
毛承雄 ;
陆继明 ;
范澍 .
高电压技术, 2003, (07) :45-47
[7]   陡脉冲大电流的Rogowski测量线圈仿真研究 [J].
李维波 ;
毛承雄 ;
李启炎 ;
姚宗干 ;
范澍 .
高电压技术, 2002, (08) :11-13
[8]   信息电力与FACTS及DFACTS技术 [J].
韩英铎 ;
严干贵 ;
姜齐荣 ;
黄民聪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0, (19) :1-7+20
[9]   光电式电流互感器的开发与应用──21世纪互感器技术展望 [J].
乔峨 ;
安作平 ;
罗承沐 ;
王廷云 .
变压器, 2000, (01) :40-44
[10]  
Ultra-thin flexible eddy current sensor array for gap measurements..Ding T H;Chen X L;Huang Y P;.Tsinghua Science&Technology.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