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塘水道地形、底质与沉积环境

被引:13
作者
冯应俊
李炎
任吉川
机构
[1]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2]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杭州
[3] 杭州
关键词
金塘水道; 北仑; 浅滩; 河床地形; 沉积环境; 地质环境; 地形; 地貌; 粉砂; 碎屑沉积物; 沙波; 波痕; 截点; 概率累积曲线; 粒度概率图; 沉积物来源; 底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全塘水道是一个典型的潮汐通道,南部有水深小于30m的北仑浅滩区,北部主要为水深大于50m的深水槽,呈S型贯通水道东西,深水槽底地形复杂,最大水深达110m,水下孤丘暗礁高达50多m,顶部距水面不足20m。水道底质分六类,粘土质粉砂占水道总面积约3/5,主要分布于水深小于40m的浅水区。砂类沉积物主要占居水深大于50m的深水槽。水道全新世以来的沉积物来源主要有三方面,其内部调整物质是重要的物质来源之一。而且对水道沉积物类型的分布格局起主导作用。多种特征表明,深水槽至今还受强潮流的侵蚀、塑造。北仑浅滩区的动力环境、地形条件均有利于细粒物质沉积。
引用
收藏
页码:67 / 74+58 +5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 条
[2]   东海四万年来海平面变化与最低海平面 [J].
冯应俊 .
东海海洋, 1983, (02) :3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