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青年学生非理性网络政治参与的影响分析——以反服贸运动为中心

被引:6
作者
王英
机构
[1] 中共江苏省委党校世界经济与政治教研部
关键词
非理性化; 公共决策; 政府权威; 法治精神; 民主品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21.5 [公民权利与义务]; D618 [中国革命的特殊问题];
学科分类号
030202 ; 0305 ; 030503 ;
摘要
台湾青年学生的反服贸网络政治参与具有显著的非理性特征。非理性参与的危害主要表现为:互联网构建的新"广场效应"撕裂服贸协议,形成群众运动绑架公共决策模式,将进一步加剧台湾的经济困境;网络政治中民粹主义泛滥削弱执政当局的治理能力,反权威、反体制成为社会运动新常态,将影响对现存政治体系的认同;网络政治动员功能膨胀导致非法占领"公署",无序化参与扰乱社会秩序、挑战法律规范,严重损害了台湾的法治精神。网络政治博弈缺乏协商共赢精神导致零和局面,不协商、不妥协或轻率妥协恶化了台湾民主政治的品质;网络政治中笼罩"反中"、"恐中"、"仇中"等排外主义情绪,"逢中必反"的情结影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前景。
引用
收藏
页码:186 / 19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关于“反服贸运动”对两岸关系影响的思考 [J].
王英 .
台湾研究, 2015, (05) :30-37
[2]   台湾“反服贸运动”争议焦点辨析 [J].
王英 .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15, (05) :92-99
[3]  
乌合之众.[M].(法) 勒庞; 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  
网络政治.[M].刘文富著;.商务印书馆.2002,
[5]   Reinventing the democratic governance project throug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 growing agenda for debate [J].
Kakabadse, A ;
Kakabadse, NK ;
Kouzmin, A .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2003, 63 (01) :4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