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大斑病防治研究

被引:12
作者
潘顺法
姜晶春
马润芝
白金铠
不详
机构
[1] 吉林省农科院植保所
[2] 吉林省农科院植保所
关键词
玉米大斑病; 生理型; 垂直抗性; 大斑病菌; 自交系; 品系(育种); 抗病性鉴定; 分生抱子; 抗性基因; 玉米品种资源; 杂交种; 杂交品种; 丝黑穗病; 黑粉病; 显性单基因; 基因控制; 小斑病; 玉米植株;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为了掌握玉米大斑病在田间的发病消长,病菌、发病与气候条件的关系,为玉米大斑病的发生测报及有关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我们从1973—1977年进行了下述研究工作: 一、病菌越冬生活力测定 自当年玉米收获后,于10月间,将玉米病叶放在地下10厘米、地表、玉米秸垛底、玉米秸垛中、玉米秸垛表、冷室内、暖室内七处贮存,分别于翌年5、6月田间第一个病斑出现前取出,用人工孢子形成法(将病叶置于保湿玻皿内,在25℃条件下培养48小时)和自然孢子形成法(将病叶置于田间地表,每两天检查一次),镜检分生孢子产生
引用
收藏
页码:78 / 8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 条
  • [1] 玉米品种资源对大斑病抗病性鉴定结果初报
    潘顺法
    姜晶春
    马润芝
    白金铠
    [J]. 植物保护, 1979, (02) : 14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