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病原学特点及药敏分析

被引:24
作者
虞丰
周晔
何琳
机构
[1]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第二人民医院妇科
关键词
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念珠菌; 药敏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11.3 [女性生殖器炎症]; R446.5 [微生物学检验];
学科分类号
100211 ; 100208 ;
摘要
目的了解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RVVC)致病菌的菌种分布情况及耐药情况。方法运用科玛嘉显色培养基法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患者的594株念珠菌进行菌种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其中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114例,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VC)480例。结果114例RVVC病例经鉴定白色念珠菌104株(91.22%),光滑念珠菌6株(5.26%),热带念珠菌3株(2.63%),近光滑念珠菌1株(0.88%),与VV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RVVC的念珠菌株对药物的敏感率为制霉菌素(98.25%)>两性霉素(97.37%)>酮康唑(55.26%)>咪康唑和伊曲康唑(36.84%)>氟康唑(23.68%)>特比奈芬(10.53%)。RVVC与VVC组比较,药物制霉菌素、两性霉素、氟康唑和伊曲康唑的敏感率2组差异无显著性(P>0.1);酮康唑的敏感率2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RVVC组优于VVC组;咪康唑和特奈比芬的敏感率2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5),RVVC组明显低于VVC组。结论白色念珠菌是导致临床阴道念珠菌感染的优势菌群,其次有光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和近光滑念珠菌等。制霉菌素对阴道内真菌的敏感率最高,是治疗真菌感染的有效药物。鉴于伊曲康唑、咪康唑、氟康唑、特比萘芬等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建议对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患者根据药敏试验来选择药物,临床治疗VVC必须规范化应用抗真菌药物,首次发作或首次就诊是规范化治疗的关键时期,从而减少耐药菌株的出现,提高治愈率。
引用
收藏
页码:2921 / 292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128例治疗观察 [J].
黄爱萍 .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06, (01) :49-50
[2]   抗菌药物继发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J].
何涛 ;
袁红瑛 ;
王勇 ;
张青晓 .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2, (01) :98-99
[3]  
妇产科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乐杰主编,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