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冬虫夏草的人工栽培条件及其子实体成分分析

被引:13
作者
吴云鹤
朱世瑛
丁彦怀
娄红
机构
[1] 辽宁大学生物系!沈阳
关键词
北冬虫夏草; 栽培; 成分分析;
D O I
10.16488/j.cnki.1005-9873.1996.02.012
中图分类号
S567.35 [];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采用大米合成培养基培养北冬虫夏草,获得了较高的产量及与野生北冬虫夏草形态一致的子实体,每50g培养基产鲜虫草子实体约25g。分析栽培虫草子实体的化学成分表明,北冬虫夏草在许多成分上与冬虫夏草相似,某些药用成分更优于冬虫夏草。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61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北冬虫夏草培养基初探 [J].
高震 .
食用菌, 1994, (06) :19-19
[2]   樗蚕蛹为寄主室内种植蛹虫草初报 [J].
潘新法 .
中国食用菌, 1994, (05) :21-21
[3]   蚕蛹虫草与冬虫夏草化学成份的比较 [J].
马冰如,何玲,张甲生,谷桓生,苑贵华,罗曼逸,李井洛,陈丹 .
中国食用菌, 1994, (01) :34-37
[4]   组培蛹草与虫草成分的比较 [J].
陈顺志 ;
吴佩杰 ;
管代义 ;
孙连玉 ;
孙路玮 .
食用菌, 1993, (06) :15-16
[5]  
生物化学实验指导[M]. - 人民教育出版社 , 北京大学生物系生物化学教研室 编, 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