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河上游冷渍沟泥石流特征及其发展趋势

被引:3
作者
陈兴长 [1 ]
游勇 [2 ]
陈晓清 [2 ]
柳金峰 [2 ]
黄凯 [2 ]
机构
[1] 西南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2]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关键词
泥石流; 流量; 堵河; 冷渍沟; 安宁河上游;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42.23 [泥石流];
学科分类号
0837 ;
摘要
冷渍沟是安宁河上游左岸的一级支沟,沟内发育了一大型滑坡-碎屑流,为后续泥石流活动提供充足的松散物质来源。为了研究冷渍沟泥石流的危害特征,在野外调查和实地勘测的基础上,分析了泥石流的形成背景条件及其特征,探讨了泥石流的发展趋势,提出了相应的泥石流防治对策。研究表明,冷渍沟泥石流属于过渡性(亚粘性)高频大规模泥石流,泥石流成灾速度快,危害严重;百年一遇的泥石流容重为2.1t/m3,五十年一遇的泥石流容重为2.0t/m3,二十年一遇害泥石流容重为1.9t/m3,相应的峰值流量分别为127.68、81.71和38.18m3/s。在常态下,冷渍沟泥石流的发生频率和规模会逐渐减小;但如果近期遭遇强震或者暴雨,一旦滑坡失稳堵塞沟道,将会暴发大规模泥石流,很容易堵断安宁河,对上下游造成严重危害。因此,建议在该流域布设必要的泥石流防治工程;同时加强对沟道两岸和滑坡稳定性监测,做好泥石流发生的监测预警工作。
引用
收藏
页码:122 / 12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汶川地震后四川省绵竹市清平乡文家沟泥石流灾害调查研究 [J].
余斌 ;
马煜 ;
吴雨夫 .
工程地质学报, 2010, 18 (06) :827-836
[2]   汶川地震区震后泥石流活动特征与防治对策 [J].
崔鹏 ;
庄建琦 ;
陈兴长 ;
张建强 ;
周小军 .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2010, 42 (05) :10-19
[3]   震后堵溃泥石流的特征及防治对策研究——以四川省平武县唐房沟为例 [J].
柳金峰 ;
游勇 ;
陈兴长 .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2010, 42 (05) :68-75
[4]   安宁河断裂带晚第四纪活动的基本特征及强震危险性分析 [J].
程建武 ;
郭桂红 ;
岳志军 .
地震研究, 2010, 33 (03) :265-272+354
[5]   “5·12”汶川地震后北川苏保河流域泥石流危害及特征 [J].
游勇 ;
柳金峰 ;
陈兴长 .
山地学报, 2010, (03) :358-366
[6]   汶川震区北川县城魏家沟暴雨泥石流灾害调查分析 [J].
唐川 ;
铁永波 .
山地学报, 2009, 27 (05) :625-630
[7]   稀性泥石流容重计算的改进方法 [J].
余斌 .
山地学报, 2009, (01) :70-75
[8]   四川省九龙县娃娃沟泥石流运动特征与堵河成灾机制分析 [J].
施蕾蕾 ;
陈宁生 ;
杨成林 .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08, (02) :16-21+48
[9]   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区泥石流规模预测及其对调水工程的影响 [J].
欧国强 ;
游勇 ;
吕娟 ;
柳金峰 .
山地学报 , 2006, (05) :580-583
[10]   泥石流输沙及其对山区河道的影响 [J].
崔鹏 ;
何易平 ;
陈杰 .
山地学报 , 2006, (05) :539-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