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规划管理与政策

被引:1
作者
赵蔚
机构
[1]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关键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035 [国家行政管理]; TU984 [城市规划];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081303 ; 083302 ;
摘要
<正>协同环境治理:社会——生态系统的集体行动网络这是斯德哥尔摩大学复原中心对人类协同环境治理的一项研究。未来的十年可能会决定人类是否能够在一个生态系统提供星球所需的供给和服务,因此,当下和未来世界中我们面临着为环境问题制订可持续发展策略的任务。这个难题的关键部分在于管理生态系统是一项复杂的挑战,因为涉及大量的利益相关者、人为的政治因素和法律渗透,生物物理过程的时间和空间范围,以及对复杂的生态系统和社会动态的有限理解。鉴于这些因素,协同或合作治理通常被认为是解决环境问题的首选方法。在这一范式下,关于协作网络的跨学科研究表明,哪些参与者应当参与其中,与谁合作,以及他们之间以怎样的方式与生态系统的结构关联起来,这些对参与者应对不同类型环境问题的能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越来越多的经验表明,在解决环境问题方面,参与不同合作治理安排的行动是有效的。不过也有研究表明,行动者有时合作只是作为宣扬自身利益的一种手段,在很大程度上缺乏为解决共同问题而进行协商的意愿,因此有时协作无法产生任何实际的结果,也不能触及利益冲突的核心。最近的研究表明,个体之间的背景、知识、经验和兴趣的差距导致了诉求的不同,协作的有效性取决于参与者之间的合作能力。另外早期的实证研究也表明协作网络的结构与生物物理环境之间的错位会降低有效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因此,需要对协作治理是否能有效解决环境问题做进一步的分析和理解。研究设定了"无效——有效"这样一个连续的评估系统,以研究未来需要确定哪些因素在这一连续体上确切的合作位置。新近的观点认为,合作安排的范围是由几个因素之间的复杂的相互作用决定的,这也是潜在的集体行动问题的特征之一。此外,底层生物物理系统的特征,以及这些特征如何与协作治理安排的建构、制度嵌入及管理方式相一致,最后参与者之间相互协作(或不协作)的模式是潜在的决定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123 / 125
页数:3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