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找水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50
作者
林君 [1 ,2 ]
机构
[1] 吉林大学仪器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
[2] 吉林大学地球信息探测仪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核磁共振; 磁共振测深; 地下水探测; 现状; 发展趋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41.7 [地下水普查与勘探]; P631.2 [磁法勘探];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2 ;
摘要
近20多年来,用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方法形成的一种直接非侵害性的探测地下水的地球物理新技术,与传统的地球物理探测地下水的方法相比具有高分辨力、高效率、信息量丰富和解的唯一性等优点,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找水方法技术.我国的水资源短缺,对地下水资源的勘探、开发与利用十分重视,已将核磁共振找水技术研究列入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本文在广泛收集迄今为止的国内外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并根据作者近年来有关核磁共振找水技术的研究经历,综述了核磁共振找水技术的发展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以推进我国核磁共振找水技术的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681 / 69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7 条
[1]   用地面核磁共振方法评估含水层涌水量的实例 [J].
孙淑琴 ;
赵义平 ;
林君 ;
李海生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8, (04) :1317-1321
[2]   地面核磁共振找水仪放大器设计 [J].
王应吉 ;
林君 ;
荣亮亮 ;
高东旭 ;
贾晓晨 .
仪器仪表学报, 2008, (08) :1627-1632
[3]   地面核磁共振找水仪大功率发射机的研制 [J].
姜艳秋 ;
王应吉 ;
段清明 ;
王中兴 .
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07, (03) :268-272
[4]   导电性影响的地面核磁共振反演 [J].
翁爱华 ;
王雪秋 ;
刘国兴 ;
莫修文 ;
王德利 .
地球物理学报, 2007, (03) :890-896
[5]   孔隙介质核磁共振弛豫测量多指数反演影响因素研究 [J].
廖广志 ;
肖立志 ;
谢然红 ;
付娟娟 .
地球物理学报, 2007, (03) :932-938
[6]   地面核磁共振(NMR)找水仪发射机的研制 [J].
张小华 ;
林君 ;
王应吉 ;
孙锋 .
仪器仪表学报, 2006, (07) :689-692
[7]   地面核磁共振技术发展述评 [J].
张荣 ;
胡祥云 ;
杨迪琨 ;
郝小柱 ;
戴苗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6, (01) :284-289
[8]   利用瞬变电磁技术进行地下水资源勘察 [J].
嵇艳鞠 ;
林君 ;
朱凯光 ;
李海生 ;
王艳 ;
陈祖斌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5, (03) :828-833
[9]   核磁共振T2分布评价岩石孔径分布的改进方法 [J].
何雨丹 ;
毛志强 ;
肖立志 ;
任小军 .
地球物理学报, 2005, (02) :373-378
[10]   核磁共振技术在秦皇陵考古中的应用效果 [J].
潘玉玲 ;
李振宇 ;
张兵 ;
顾涛 .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04, (04) :299-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