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西下古生界地层及其对比问题

被引:25
作者
杨志坚
机构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华北石油普查大队
关键词
豫西; 古生界地层; 白云岩; 冶里; 震旦系; 寒武系; 碳酸盐岩; 灰岩; 石英砂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一、前言本文讨论范围,包括黄河以南、京广铁路以西,伏牛山以北的河南西部(豫西)的新郑、荥阳、巩县、登封、偃师、洛阳、新安、渑池、陕县、伊阳、宜阳、伊川、密县、禹县、襄县、郏县、宝丰、叶县、平顶山、临汝、鲁山、方城、午阳等县市(图1)。
引用
收藏
页码:473 / 510+537 +537-538
页数:40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中国主要地质构造单位.[M].黄汲清著;.地质出版社.1994,
[2]  
中国古地理图.[M].刘鸿允编著;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生物研究所编;.科学出版社.1959,
[3]  
地史学教程.[M].王鸿祯著;.地质出版社.1956,
[4]  
中国地质学.[M].常隆庆;杨鸿达著;.地质出版社.1956,
[5]  
中国地质学.[M].李四光原撰;张文佑编译;.正风出版社.1952,
[6]   水峪统在华北平原边缘的踪迹 [J].
杨志坚 .
地质论评, 1958, (01) :25-39
[7]   华北南部寒武系下限问题 [J].
徐嘉炜 .
地质论评, 1958, (01) :41-55+90
[8]   华北锰矿的成因类型及普查找矿方向 [J].
申慶荣 .
地质知识, 1957, (12) :15-18
[9]   关于河南嵩山区的前寒武纪地层及其对比问题 [J].
马杏垣 .
地质学报, 1957, (01) :11-32+129
[10]  
淮南寒武纪沉积.[J].徐嘉炜.合肥矿业学院学报.1956,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