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高压变质带及其与北侧超高压变质带的关系

被引:17
作者
于津海
王赐银
林黎明
机构
[1]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关键词
高压变质作用; 超高压变质作用; 地热梯度; 两阶段抬升; 苏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2 [];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在苏北超高压变质带以南存在一条与之平行的高压变质带。带内由东南向西北可进一步划分出蓝闪石-黑硬绿泥石带,石榴石-绿帘石带和蓝晶石-黄玉带三个变质亚带。从蓝门石-黑硬绿泥石带到蓝晶石-黄玉带变质温压逐渐升高,其峰期地热梯度为15±3℃/km,属于高压变质相系。北侧超高压变质带的典型矿物组合是石榴石+绿辉石+柯石英+金红石,地热梯度为9±2℃/km。高压变质带峰期变质与北侧超高压带峰期变质的地热梯度明显不同,而与超高压变质体的退变质地热梯度相吻合。结合同位素年代学资料,本文指出本区的高压变质作用与北侧的超高压变质作用不是同时发生,而是与超高压变质体的退变质作用同时发生于中生代的印支期。含柯石英榴辉岩的超高压峰期变质早于印支期,并经两次抬升出露于地表。
引用
收藏
页码:82 / 90
页数:9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