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危机时代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研究——基于2008年~2016年月度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4
作者
马德功
韩喜昆
机构
[1]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传导机制; M2; 脉冲响应分析; 误差修正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2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020101 ; 020203 ; 020204 ;
摘要
使用2008年1月至2016年6月的月度数据,对次贷危机以来中国货币当局所实施的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进行理论与实证分析。首先从理论上分析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然后选取公开市场操作与变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货币政策工具的代理变量,广义货币供给量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作为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通过对代理变量指标进行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及脉冲响应分析,并构建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对次贷危机以来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性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中国货币当局实施的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是有效的;(2)次贷危机以来,中国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主要靠频繁变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来实现;(3)次贷危机以来,央行调整货币政策仍以保持宏观经济增长为主要目标,而在稳定物价方面的效果相对较小。
引用
收藏
页码:96 / 106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中国市场化改革与货币政策有效性演变——基于DSGE的模型分析 [J].
林仁文 ;
杨熠 .
管理世界, 2014, (06) :39-52+187
[2]   经济开放度与货币政策有效性:微观基础与实证分析 [J].
马勇 ;
陈雨露 .
经济研究, 2014, 49 (03) :35-46
[3]   欧洲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有效性实证分析 [J].
闫屹 ;
桑怀飞 .
国际金融研究, 2012, (11) :4-13
[4]   开放条件下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经验分析——基于目标实现与工具选择角度的评价 [J].
王立勇 ;
张良贵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1, 28 (08) :77-90
[5]   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研究——基于1998~2009年月度数据的分析 [J].
闫力 ;
刘克宫 ;
张次兰 .
金融研究, 2009, (12) :59-71
[6]   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问题——基于政策时间不一致性的分析 [J].
谭旭东 .
经济研究, 2008, 43 (09) :46-57
[7]   我国货币政策冲击对实际产出周期波动的非对称影响分析 [J].
刘金全 ;
郑挺国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6, (10) :3-14
[8]   中国货币政策分析:1998-2002 [J].
谢平 .
金融研究, 2004, (08) :1-20
[9]   我国货币供应量与产出、物价间相互关系的实证研究 [J].
刘斌 .
金融研究, 2002, (07) :10-17
[10]   货币政策作用的有效性和非对称性研究 [J].
刘金全 .
管理世界, 2002, (03) :43-5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