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杀藻布杀藻效果研究

被引:11
作者
熊勤 [1 ]
刘治华 [1 ]
张一卉 [1 ]
梁慧芳 [1 ]
杨劭 [1 ]
李家麟 [2 ]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华中师范大学纳米研究院 
关键词
水华; 杀藻; 纳米技术;
D O I
10.13227/j.hjkx.2006.04.023
中图分类号
X524 [湖泊、水库];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针对应急性杀藻需求,采用纳米材料研制了纳米杀藻布并对其进行了实验室和小型现场杀藻试验.结果显示,当纳米布面积为0.08cm2.mL-1藻液时,光照3 000 lx下处理24h,藻悬浮液中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鱼腥藻(Anabaena7120)、裸藻(Euglena gracilis)、衣藻(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的细胞密度分别下降了77%、69.1%、89.1%和56.9%,硅藻舟型藻(Navicula incerta)的叶绿素下降了18.7%.在无锡五里湖水华发生现场小试结果显示处理1d可使水体Chla的水平下降76%.鱼类急性毒理测试显示该材料无毒性.
引用
收藏
页码:715 / 71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蓝藻水华的危害及治理动态 [J].
王扬才 ;
陆开宏 .
水产学杂志, 2004, (01) :90-94
[2]   纳米TiO2光催化原理及其在环保领域的应用 [J].
尹飞 .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 2002, (04) :277-282
[3]  
陆长梅,张超英,吴国荣,温俊强.纳米级TiO_2抑制微囊藻生长的实验研究[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2(04)
[4]  
陆长梅,张超英,吴国荣,温俊强.纳米级TiO_2抑制微囊藻生长的实验研究[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2(04)
[5]  
王士芬.湖泊水藻类的去除方法[J].污染防治技术,2000(01)
[6]  
王士芬.湖泊水藻类的去除方法[J].污染防治技术,2000(01)
[7]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编委会编,魏复盛主编.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8]  
杨树华,贺彬著.滇池流域的景观格局与面源污染控制[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