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干旱条件下柽柳种群蒸散量的日变化研究

被引:24
作者
司建华
冯起
张小由
张艳武
苏永红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甘肃兰州,甘肃兰州,甘肃兰州,甘肃兰州,甘肃兰州
关键词
柽柳; 蒸散速率; 日变化; 波文比; 额济纳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93.5 [柽柳];
学科分类号
0829 ; 0907 ;
摘要
利用波文比能量平衡法对额济纳绿洲柽柳种群蒸散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晴朗无云的条件下,蒸散速率日变化呈单峰型。蒸散从早晨630以后出现,上午蒸散率上升过程缓慢,到中午达到峰值,随后蒸散速率迅速下降,到1600蒸散速率降到最小,夜间无蒸散,常出现负值,呈大气凝结过程。净辐射对蒸散起决定作用,蒸散速率的变化趋势与净辐射变化基本一致,其日变化具有相同的峰型。柽柳种群蒸散量随风速的增加而增加。土壤温度对柽柳种群蒸散速率的影响不大,但土壤温度的增加值的变化与蒸散速率的变化基本一致。土壤含水量的变化对蒸散速率产生影响,土壤含水量降低,蒸散速率减弱,土壤含水量增加,蒸散速率加快。相关分析表明,环境因子对蒸散速率影响的贡献依次为土壤温度的升高值>净辐射>风速>土壤含水量>空气温湿度。
引用
收藏
页码:380 / 38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参考作物蒸散量计算方法的比较研究 [J].
李玉霖 ;
崔建垣 ;
张铜会 .
中国沙漠, 2002, (04) :65-69
[2]   柽柳的水分生理特性研究进展 [J].
曾凡江 ;
张希明 ;
李小明 .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05) :611-614
[3]   土壤水盐运动模式研究及其在干旱区农田的应用 [J].
姚德良 ;
朱进生 ;
谢正桐 ;
李新荣 ;
张景光 ;
刘立超 .
中国沙漠, 2001, (03) :72-76
[4]   奈曼沙地春小麦蒸散量及其分析 [J].
李玉霖 ;
崔建垣 ;
张铜会 .
中国沙漠, 2000, (S1) :67-70
[5]   EFFECTS OF FIRE ON WATER AND SALINITY RELATIONS OF RIPARIAN WOODY TAXA [J].
BUSCH, DE ;
SMITH, SD .
OECOLOGIA, 1993, 94 (02) :186-194
[6]  
Continuous measurement of aerodynamic and alfalfa canopy resistances using the Bowen ratio-energy balance and Penman-Monteith methods[J] . Esmaiel Malek,Gail E. Bingham,Greg D. McCurdy.Boundary-Layer Meteorology . 1992 (1)
[7]  
Latentheatfluxes fromadevelopingcanopypartitionedbyenergybalance com binationmodels. ToddRW,KlockeNL,ArkebauerTJ. EvapotranspirationandIrrigationScheduling,Pro ceedingsoftheInternationalConference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