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高产群体源-库-流特征及指标研究

被引:19
作者
慕美财 [1 ]
张曰秋 [1 ]
崔从光 [1 ]
衣淑玉 [1 ]
麻常运 [2 ]
荀艳波 [3 ]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烟台)
[2] 山东省龙口市芦头镇农业技术推广站
[3] 山东省龙口市农业局
关键词
小麦; 高产群体; 源-库-流; 稳叶控株增穗; 山东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1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2005~2007年调查分析了山东省龙口和莱州两市的15块高产小麦田群体源-库-流特征。结果表明,"稳叶控株增穗"途径下的超高产麦田群体具有非叶面积比例高,总光合面积大,单位面积总粒数多,群体穗颈维管束总数多等特点,在增源、扩库、畅流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9000kg·hm-2麦田的源-库-流各项指标:开花期总光合面积在10~13m2·m-2之间,非叶面积与叶面积的比例在1.3~1.7左右;成熟时地上部生物产量在19500kg·hm-2左右,经济系数在0.45以上;开花期群体维管束总数在22×103~30×103束·hm-2之间,日输导量在230kg·hm-2左右,平均束通量在1mg·d-1左右。3年间小麦高产田源-流-库平衡的综合分析表明,控株增穗途径在增加小麦光合源方面更具优势。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4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小麦控株增穗栽培的源库流特点 [J].
慕美财 ;
史桂萍 ;
邹积华 ;
张曰秋 ;
李延奇 ;
单玉珊 .
麦类作物学报, 2008, (03) :502-506+512
[2]   麦类作物穗器官的光合性能研究进展 [J].
王志敏 ;
张英华 ;
张永平 ;
吴永成 .
麦类作物学报, 2004, (04) :136-139
[3]   小麦稳叶控株增穗高产新途径的理论与实践 [J].
慕美财 ;
韩守良 ;
张曰秋 ;
于岩 ;
单玉珊 ;
魏春叶 .
吉林农业科学, 2004, (03) :11-15
[4]   超高产麦田的源流库理论分析 [J].
慕美财 ;
温金祥 ;
张曰秋 ;
孔凡克 ;
韩守良 ;
单玉珊 .
莱阳农学院学报, 2004, (01) :49-52
[5]   不同小麦品种千粒重对源库变化的反应 [J].
李跃建 ;
朱华忠 ;
武玲 ;
宋荷仙 ;
不详 .
麦类作物学报 , 2002, (03) :38-41
[6]   关中小麦品种同化物积累分配特性与源库构成遗传改良的研究 [J].
许为钢 ;
胡琳 ;
吴兆苏 ;
盖钧镒 .
作物学报, 1999, (05) :548-555
[7]   小麦开花后源库关系分析 [J].
郭文善 ;
封超年 ;
严六零 ;
彭永欣 ;
朱新开 ;
宗爱国 .
作物学报, 1995, (03) :334-340
[8]   小麦收获指数和源、库性状的遗传研究 [J].
宋荷仙 ;
李跃建 ;
冯君成 ;
刘宗典 ;
杨永澄 .
中国农业科学, 1993, (03) :21-26
[9]   小麦穗和芒表面积的估测 [J].
裘昭峰 ;
翟立业 .
作物学报, 1985, (02) :138-144
[10]  
小麦高产栽培研究文集.[M].单玉珊主编;.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