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零售业空间分布特征及动力机制的实证分析

被引:52
作者
何永达
赵志田
机构
[1] 丽水学院商学院
关键词
零售业; 空间分布; 动力机制; 面板数据;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2.10.012
中图分类号
F721 [商业经济体制和组织];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摘要
运用中国31个省份2005—2009年的零售业相关的面板数据,采用Moran’s I指数、不均衡指数方法分析了零售业空间分布的基本特征;采用计量经济模型对我国零售企业网点密度与人均商品销售额、人口密度、人均GDP、城市化率和市场化指数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我国零售业省域空间分布为明显梯度分布,即东部地区网点密度最高,其次是中部地区,最低是西部地区,但各地区零售业分布基本处于人口协调状态;研究还发现,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口密度高、人均商品销售额大、市场化水平高的地区,由于市场需求量大和消费者购买能力强,能够吸引更多的零售企业进入本地市场,零售企业网点密度更高,产业空间集聚将更加明显;城市化与零售业空间集聚呈倒二次曲线关系,短期内,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有利于零售业的空间集聚发展,而从长期看,则不然。
引用
收藏
页码:77 / 8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福建省区域经济差异演化及其动力机制的空间分析 [J].
陈培阳 ;
朱喜钢 .
经济地理, 2011, 31 (08) :1252-1257+1282
[2]   中国制造业空间分布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J].
李君华 ;
彭玉兰 .
南方经济, 2010, (07) :28-40
[3]   安徽省服务业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演变 [J].
曹毅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31 (01) :86-91
[4]   长江三角洲人口与经济的空间分布关系研究 [J].
王磊 ;
段学军 ;
田方 ;
秦贤宏 .
经济地理, 2009, 29 (10) :1619-1623
[5]   北京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联及空间分布 [J].
邱灵 ;
申玉铭 ;
任旺兵 .
地理学报, 2008, 63 (12) :1299-1310
[6]   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分布研究:以南京为例 [J].
甄峰 ;
刘慧 ;
郑俊 .
世界地理研究, 2008, (01) :24-31
[7]   我国服务业发展的基本特征与空间差异研究 [J].
申玉铭 ;
邱灵 ;
任旺兵 ;
张云 ;
宋玉婧 .
人文地理, 2007, (06) :1-5
[8]   服务业的空间分布特征及与城市化的相关性分析——以浙江省为例 [J].
李井奎 ;
钱陈 .
浙江学刊, 2007, (01) :172-177
[9]   我国地区服务业发展影响因素研究 [J].
李辉 .
财贸经济, 2004, (07) :16-19
[10]   服务业与中国经济:相关性和加快增长的潜力 [J].
江小涓 ;
李辉 .
经济研究, 2004, (01) :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