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尔沁沙地差巴嘎蒿种群生态位适宜度分析

被引:13
作者
朴顺姬
王振杰
颜秀灵
张斌才
尹航
机构
[1] 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关键词
科尔沁沙地; 差巴嘎蒿种群; 生态位适宜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1 [植物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以生长在科尔沁沙地的差巴嘎蒿(Artemisiahalodendron)为研究对象,对其在不同类型沙地上的综合活力指数和生态位适宜度进行计算,主要结论如下:1)在生长旺季,差巴嘎蒿种群综合活力指数随着沙地的固定显著下降。2)在同一生长季内,综合生态位适宜度表现为半固定沙地>固定沙地和流动沙地;水分生态位适宜度表现为流动沙地>半固定沙地>固定沙地。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变化,土壤水分的限制土层深度也有所不同:7月各类型沙地均为15~30cm土层;8月随着雨水的下渗,限制土层也有所加深,为45~60cm土层;9月除流动沙地为15~30cm外,半固定沙地和固定沙地均为30~45cm。3)在同一生长季内的不同生境上种群的限制因子(NFmin)不同:在流动沙地上为土壤有机质,而在半固定沙地和固定沙地上为土壤含水量,且土壤有机质和土壤水分的配置关系直接影响综合生态位适宜度值的高低。在一定范围内,二者的比值可直接反映有机质对植物细根的有效性,同时种群通过调节细根生长状况来适应限制因子间的配置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593 / 60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中国沙漠》学术期刊编委会第二次会议在兰州召开 [J].
.
中国沙漠, 1985, (01) :1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