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南京地区奶牛乳房炎的现状、成因与防制
被引:27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戴鼎震
赵永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兽医研究所
赵永前
王晓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兽医研究所
王晓丽
董晨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兽医研究所
董晨红
夏兴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兽医研究所
夏兴霞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蒋兆春
汤春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兽医研究所
汤春华
徐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兽医研究所
徐鹏
机构
:
[1]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兽医研究所
[2]
南京市栖霞区畜牧兽医站
[3]
南京市仙林乳牛厂
来源
:
江苏农业科学
|
2002年
/ 04期
关键词
:
奶牛;
临床型乳房炎;
隐性乳房炎;
发病率;
发病因素;
发生危害;
防制措施;
D O I
:
10.15889/j.issn.1002-1302.2002.04.026
中图分类号
:
S858.23 [牛];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通过对南京市不同类型奶牛场奶牛临床型乳房炎、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发病规律、发病因素及发生危害进行调查与分析 ,并提出防制奶牛乳房炎的配套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61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奶牛的乳房保健[J].庆麦玉. 中国奶牛.2000(02)
[2]
奶牛乳房炎的危害及其发生规律与防治[J].储明星. 中国奶牛.1999(04)
[3]
奶牛场控制鲜奶细菌污染的有效措施[J].郝文昌. 中国奶牛.1999(01)
[4]
对奶牛乳房炎发病机制的新认识及临床处理对策的探讨[J].胡士明. 中国奶牛.1998(04)
[5]
乳牛疾病学[M].农业出版社,中国奶牛协会编,1992
←
1
→
共 5 条
[1]
奶牛的乳房保健[J].庆麦玉. 中国奶牛.2000(02)
[2]
奶牛乳房炎的危害及其发生规律与防治[J].储明星. 中国奶牛.1999(04)
[3]
奶牛场控制鲜奶细菌污染的有效措施[J].郝文昌. 中国奶牛.1999(01)
[4]
对奶牛乳房炎发病机制的新认识及临床处理对策的探讨[J].胡士明. 中国奶牛.1998(04)
[5]
乳牛疾病学[M].农业出版社,中国奶牛协会编,1992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