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流域尺度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土地利用的关系

被引:31
作者
王洪杰
史学正
李宪文
于东升
孙维侠
曹志洪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关键词
小流域尺度; 土壤养分; 空间分布特征; 土地利用;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04.01.004
中图分类号
S158 [土壤肥力(土壤肥沃性)];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四川省资阳市松涛镇的响水村小流域为研究背景,以地理信息系统为技术手段,研究了小流域尺度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特征,并结合数理统计的分析方法,进一步探讨了土地利用对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土壤表层养分含量均呈现较明显的空间分布格局,总趋势大都具有条带状和斑块状的特点,旱地、果园、裸地的土壤全氮、有机质普遍缺乏,特别是处于坡顶的裸地,应成为今后的控制重点,此外,旱地、果园的水溶态养分高值分布区也应给予高度重视。方差分析与均值比较表明:土地利用对全氮、有机质、全磷、水溶性磷含量都有显著影响(P<0.01),其影响程度为有机质>全氮>全磷>水溶性磷,而全钾、硝态氮则不受土地利用的显著影响,究其原因可能是紫色土钾素含量更倾向于土壤母质中所含矿物的控制,而土壤硝态氮的情况比较复杂,可能有更为重要的因素(如施肥、降雨、径流)制约着硝态氮的含量。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18+42 +4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 [1] 黄绵土坡耕地磷素迁移与土壤退化研究
    李裕元
    邵明安
    郑纪勇
    张兴昌
    不详
    [J]. 水土保持学报 , 2003, (04) : 1 - 7
  • [2] 太湖流域典型地区土壤磷素含量的空间变异特征
    刘付程
    史学正
    潘贤章
    于东升
    [J]. 地理科学, 2003, (01) : 77 - 81
  • [3] 四川紫色土区土壤养分径流和泥沙流失特征研究
    李宪文
    史学正
    Coen Ritsema
    [J]. 资源科学, 2002, (06) : 22 - 28
  • [4] 低山丘陵区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质量的影响——以河北省遵化市为例
    郭旭东
    傅伯杰
    陈利顶
    马克明
    李俊然
    [J]. 地理学报, 2001, (04) : 447 - 455
  • [5] 红壤坡地磷素流失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陈欣
    姜曙千
    张克中
    边卓平
    [J].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1999, (03) : 38 - 41+63
  • [6] 三峡库区紫色土养分流失的试验研究
    黄丽
    丁树文
    董舟
    蔡强国
    张光远
    [J].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1998, (01) : 9 - 14+22
  • [7] 中国紫色土[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土壤研究室著, 1991
  • [8] 土壤理化分析[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编, 1978
  • [9] The variability in total and extractable soil phosphorus under a grazed pasture
    Fisher, E
    Thornton, B
    Hudson, G
    Edwards, AC
    [J]. PLANT AND SOIL, 1998, 203 (02) : 249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