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结构雷同的原因及其解决办法

被引:2
作者
林民书
机构
[1] 厦门大学经济系 福建厦门
关键词
农民收入; 结构调整; 农业分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1 [农村经济结构与体制];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关键是避免农业生产结构的雷同。示范户的带动将加快同类产品种植的推广,但正是这种推广方式,容易造成种植规模失控,形成生产过剩。政府在引导农民进行生产结构调整过程中,需要提倡合理分工,控制总量,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防止社会某一农产品生产的过量投入,避免恶性竞争,达到调整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之目的。
引用
收藏
页码:49 / 51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优质水稻生产投入与产出的经济效益评价 [J].
陈庆根 ;
廖西元 .
中国农村经济, 2001, (03) :18-24
[2]   “十五”期间农业、农村发展思路和政策建议 [J].
“十五”计划研究课题组 ;
陈锡文 .
管理世界, 2001, (01) :138-144+162
[3]   农地生产率变化及不同规模农户农地生产率比较研究——浙江省农村固定观察点农户农地经营状况分析 [J].
张忠根 ;
史清华 .
中国农村经济, 2001, (01) :67-73
[4]   新世纪我国大农业空间格局调整是当务之急 [J].
崔晓黎 .
中国农村经济, 2001, (01) :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