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燃煤发电技术进步的节能减排效果分析

被引:26
作者
李爱军
机构
[1] 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关键词
节能减排; 混合建模; 燃煤发电;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6.61 []; F205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05 ; 020106 ;
摘要
依据我国燃煤发电工业所面临的环境保护要求提高和温室气体减排压力等一些现实问题,把燃煤发电的工程子模型与能源CGE模型进行衔接而建立了混合CGE模型,通过对我国能源、经济和环境的复杂系统的仿真计算,对严格的节能减排政策下我国2030年以前的电力需求以及我国发展先进燃煤发电技术的节能量、大气污染物排放和温室气体排放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我国SO2排放问题在2030年以前将可以达到完全符合环保要求的标准,我国燃煤发电行业近期应该重点开发和推广高效脱硝技术。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来看,我国燃煤发电行业在中长期应该引入碳捕集与封存技术。
引用
收藏
页码:44 / 48+57 +5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我国中长期节能潜力的一般均衡分析 [J].
李爱军 .
统计研究, 2010, 27 (03) :45-52
[2]   我国燃煤发电行业技术选择的建模 [J].
李爱军 .
中国矿业, 2009, 18 (08) :91-94
[3]  
坚持科学发展观 探讨热电联产的发展方针[J]. 王振铭,郁刚.热电技术. 2009(01)
[4]  
坚持科学发展观 探讨热电联产的发展方针[J]. 王振铭,郁刚.热电技术. 2009 (01)
[5]   控制CO排放的能源科技战略综合研究 [J].
金红光 ;
张希良 ;
高林 ;
岳立 ;
何建坤 ;
蔡睿贤 .
中国科学(E辑:技术科学), 2008, (09) :1495-1506
[6]   我国二氧化碳排放控制的一些思考 [J].
李政 ;
王哲 ;
麻林巍 ;
付峰 ;
倪维斗 .
中国科学基金, 2008, (04) :211-216
[7]   我国清洁高效燃煤发电技术 [J].
黄其励 .
华电技术, 2008, (03) :1-8
[8]   新型IGCC系统的开拓与集成技术 [J].
林汝谋 ;
徐玉杰 ;
徐钢 ;
金红光 ;
邓润亚 .
燃气轮机技术, 2005, (01) :7-15+6
[9]   Toward zero emissions from coal in China [J].
Williams, Robert H. .
Energy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2001, 5 (04) :3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