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西部前陆盆地多期成藏、晚期聚气的成藏特征

被引:34
作者
赵孟军
宋岩
秦胜飞
柳少波
洪峰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
关键词
气藏; 多期成藏; 晚期聚集; 前陆盆地; 中国中西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中国中西部前陆盆地具有优越的天然气成藏条件,同时具有晚期成藏的特征。文中在典型气藏解剖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川西、柴北缘和准南缘前陆盆地的成藏过程,从而指出中国中西部前陆盆地具有多期聚集、晚期聚气的成藏特征,明确指出中国中西部前陆盆地具有最主要的两大成藏期,一是燕山晚期,主要是被动陆缘或中部前陆盆地三叠系烃源岩的油气聚集期;二是喜山晚期,受新构造运动影响,主要是西部陆内前陆盆地的中、新生界烃源岩的天然气成藏期和中部周缘前陆盆地的天然气的调整期。新近纪前陆盆地的发育期控制了中国中西部前陆盆地以中生界煤系烃源岩为主的晚期天然气的聚集。
引用
收藏
页码:525 / 53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准噶尔盆地南缘霍尔果斯和吐谷鲁断裂带断层泥分形特征与断裂活动关系 [J].
胡玲 ;
胡道功 ;
何登发 ;
温长顺 .
地学前缘, 2004, (04) :519-525
[2]   沉积盆地油气成藏期研究及成藏过程综合分析方法 [J].
赵孟军 ;
宋岩 ;
潘文庆 ;
韩剑发 ;
柳少波 ;
秦胜飞 .
地球科学进展, 2004, (06) :939-946
[3]   准噶尔盆地南缘天然气成因与成藏解剖 [J].
李延钧 ;
王廷栋 ;
张艳云 ;
陈世加 ;
王绪龙 .
沉积学报, 2004, (03) :529-534
[4]   龙门山造山带-川西前陆盆地系统的成山成盆成藏动力学 [J].
刘树根 ;
徐国盛 ;
李巨初 ;
李国蓉 ;
罗志立 ;
赵锡奎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6) :559-566
[5]   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含油气系统划分与成藏历史分析 [J].
王永卓 ;
孙德君 ;
徐景祯 .
石油学报, 2003, (05) :21-25
[6]   中国中西部两期前陆盆地的形成及其控气作用 [J].
贾承造 ;
魏国齐 ;
李本亮 ;
肖安成 ;
冉启贵 .
石油学报, 2003, (02) :13-17
[7]   含油气盆地成藏期分析理论和新方法 [J].
王飞宇 ;
金之钧 ;
吕修祥 ;
肖贤明 ;
彭平安 ;
孙永革 .
地球科学进展, 2002, (05) :754-762
[8]   油气成藏年代学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J].
赵靖舟 .
地球科学进展, 2002, (03) :378-383
[9]   中国中西部前陆盆地油气分布与勘探方向 [J].
张光亚 ;
薛良清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2, (01) :1-5+9
[10]   中西部前陆盆地天然气勘探前景 [J].
宋岩 ;
夏新宇 ;
秦胜飞 .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02, (01) :2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