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生产效率及其时空分异特征研究

被引:40
作者
肖琴
周振亚
罗其友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关键词
农业绿色生产效率; 全要素生产率; Global 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 MinDS模型; 长江经济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22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X322 [部门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0701 ; 070104 ;
摘要
[目的]从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两个方面,阐释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生产效率和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分异特征以及生产率增长来源,以期为提高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发展质量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方法]文章基于资源环境约束的角度,利用MinDS模型和Global 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相结合的方法,测算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生产效率和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将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变化(PEC)、纯技术变化(PTC)、规模效率变化(SEEC)和规模技术变化(SETC)4个部分。[结果](1)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生产效率水平较高,且呈不断增长趋势,下游地区的农业绿色生产效率高于中、上游,且中、上游与下游地区的差距不断拉大;(2)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较快,以3年为1个周期,呈现波动式上升趋势,其增长主要源于纯技术进步和规模技术提高;(3)长江经济带下游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最高,上游次之,中游最低,其中,下游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主要源于纯技术进步,中游是纯技术效率改进、纯技术进步和规模技术提高共同作用的结果,上游则源于纯技术效率改进、纯技术进步和规模效率提高。[结论]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三大区域的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和发展能力存在较大差异,需制定差异化政策,以调整农业增长模式,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2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 [J].
吴传清 ;
宋子逸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 (17) :35-41
[2]   长江经济带农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研究 [J].
刘天宇 ;
徐辉 .
学习与实践, 2018, (05) :61-69
[3]   中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测算 [J].
葛鹏飞 ;
王颂吉 ;
黄秀路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8, 28 (05) :66-74
[4]   长江经济带农业生态效率测算及优化路径 [J].
高志英 ;
管熊灿 .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8, (09) :9-12
[5]   中国农业生态效率的省际差异和影响因素——基于1996~2015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分析 [J].
王宝义 ;
张卫国 .
中国农村经济, 2018, (01) :46-62
[6]   基于混合生命周期方法的私人电动汽车温室气体排放研究 [J].
冯超 ;
王科 ;
徐志强 ;
公丕芹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7, 27 (10) :178-187
[7]   低碳视角下中国农业环境效率的测算与分析——基于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 [J].
田伟 ;
杨璐嘉 ;
姜静 .
中国农村观察, 2014, (05) :59-71+95
[8]   中国农业环境效率与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分析 [J].
崔晓 ;
张屹山 .
中国农村经济, 2014, (08) :4-16
[9]   基于资源环境约束视角的中国农业绿色生产率测算及其影响因素解析 [J].
潘丹 .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14, 29 (08) :27-33
[10]   资源环境约束下的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研究 [J].
潘丹 ;
应瑞瑶 .
资源科学, 2013, 35 (07) :1329-1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