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市场化背景下信用评级业转型监管研究——以云南省为例

被引:1
作者
穆海韬
黄连慧
机构
[1] 中国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
关键词
信用评级; 市场化; 监管; 场外督导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4 [信贷];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中国经济和信用评级业"双重"市场化转型的背景下,中国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探索实行"自律管德、市场管能、业务主管场外督导"的评级市场化管理模式,成效初显。面对该市场现存问题,需进一步完善场外督导机制、规范评级市场发展、引导市场自律提升,而推动政府部门、银行等给予其良好信息、制度环境支持也不可或缺。
引用
收藏
页码:49 / 5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国际社会信用评级机构规制及其改革研究.[D].彭秀坤.苏州大学.2012, 12
[2]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张维迎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3]  
制度经济学研究.[M].山东大学经济研究中心; 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4]   大数据时代我国信用评级业重构研究 [J].
章向东 ;
钟为亚 .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4, 43 (06) :95-100
[5]   关于信用评级的若干问题及展望 [J].
周小川 .
西部金融, 2012, (02) :4-7
[6]   从标准普尔更新主权信用评级方法看国际信用评级体系改革方向 [J].
沈跃峰 .
中国财政, 2011, (06) :78-78
[7]   发挥外部评级优势 防范银行信贷风险 [J].
孙哲 .
西部金融, 2008, (07) :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