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云南干热河谷不同坡面整地方式强化降雨入渗的效益
被引:5
作者
:
李艳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林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西南林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李艳梅
[
1
]
王克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林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西南林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王克勤
[
1
]
崔吉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有色昆明勘测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西南林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崔吉林
[
2
]
刘芝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林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西南林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刘芝芹
[
1
]
机构
:
[1]
西南林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2]
西南有色昆明勘测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来源
:
中国水土保持
|
2008年
/ 11期
关键词
:
干热河谷;
造林;
整地方式;
降雨入渗;
效益;
元谋;
D O I
:
10.14123/j.cnki.swcc.2008.11.011
中图分类号
:
S157.3 [农田改良土地措施];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通过对云南元谋干热河谷典型坡面上改造于2001年的水平台、水平沟及对照自然坡面的土壤水分进行动态监测,分析计算不同坡面整地方式在集中降雨条件下湿润峰运移情况、土壤水分通量及土壤持水量,结果表明:集中降雨后,缓坡上水平台整地在0—200 cm土层范围内湿润峰运移较明显;陡坡上的水平沟整地在0—100 cm土层范围内湿润峰运移较快,由于侧渗损失较大,100 cm以下土壤水分改善不明显;自然坡面在降雨前后只有0—40 cm土层范围内土壤水分有明显变化,40 cm土层以下湿润峰下移趋势不明显。实施水平台和水平沟整地后,强化了天然降雨入渗,分别能将89%和83%的降雨转化为土壤水分,在时空上对降雨重新进行了分配,而自然坡面只有22%的天然降雨能转化为土壤水分。水平沟和水平台整地能将拦截入渗的降雨转化为0—200 cm土层土壤水分,0—200 cm土层持水量最大增幅分别可达57.67、56.93 mm,并能使入渗的水分长时间蓄存在土壤中。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29+58 +5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耕作措施对地表径流和产沙量的影响
[J].
杨丽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沈阳农业大学
沈阳农业大学
杨丽娜
;
王永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彰武县水利局
沈阳农业大学
王永双
;
白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辽宁省水土保持研究所
沈阳农业大学
白毅
.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06,
(03)
:15
-16
[2]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对流域降雨径流的影响分析
[J].
张升堂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旱区农业水土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张升堂
;
康绍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旱区农业水土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康绍忠
;
张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旱区农业水土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张楷
.
农业工程学报,
2004,
(06)
:56
-59
[3]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措施强化降雨入渗分析及灰色预测
[J].
张升堂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张升堂
;
拜存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拜存有
;
万三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万三强
.
水土保持通报,
2004,
(02)
:29
-33
[4]
干旱半干旱区径流调控造林技术研究
[J].
朱正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定西地区水土保持工作总站
朱正军
;
赵克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定西地区水土保持工作总站
赵克荣
.
中国水土保持,
2003,
(09)
:30
-32+50
[5]
坡耕地耕作管理措施对降雨入渗的影响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吴发启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赵西宁
;
崔卫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崔卫芳
.
水土保持学报,
2003,
(03)
:115
-117
[6]
晋西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平阶造林减水减沙效益研究
[J].
张治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西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
张治国
.
中国水土保持,
1999,
(01)
:27
-28+49
[7]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坡面降水再分配的影响
[J].
赵合理,蒋定生,范兴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赵合理,蒋定生,范兴科
.
水土保持研究,
1996,
(02)
:75
-83
[8]
集水造林与水分生态[M]. 中国林业出版社 , 王克勤著, 2002
[9]
干热河谷造林新技术[M]. 云南科技出版社 , 马焕成编著, 2001
←
1
→
共 9 条
[1]
耕作措施对地表径流和产沙量的影响
[J].
杨丽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沈阳农业大学
沈阳农业大学
杨丽娜
;
王永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彰武县水利局
沈阳农业大学
王永双
;
白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辽宁省水土保持研究所
沈阳农业大学
白毅
.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06,
(03)
:15
-16
[2]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对流域降雨径流的影响分析
[J].
张升堂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旱区农业水土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张升堂
;
康绍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旱区农业水土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康绍忠
;
张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旱区农业水土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张楷
.
农业工程学报,
2004,
(06)
:56
-59
[3]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措施强化降雨入渗分析及灰色预测
[J].
张升堂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张升堂
;
拜存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拜存有
;
万三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万三强
.
水土保持通报,
2004,
(02)
:29
-33
[4]
干旱半干旱区径流调控造林技术研究
[J].
朱正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定西地区水土保持工作总站
朱正军
;
赵克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定西地区水土保持工作总站
赵克荣
.
中国水土保持,
2003,
(09)
:30
-32+50
[5]
坡耕地耕作管理措施对降雨入渗的影响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吴发启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赵西宁
;
崔卫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崔卫芳
.
水土保持学报,
2003,
(03)
:115
-117
[6]
晋西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平阶造林减水减沙效益研究
[J].
张治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西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
张治国
.
中国水土保持,
1999,
(01)
:27
-28+49
[7]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坡面降水再分配的影响
[J].
赵合理,蒋定生,范兴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赵合理,蒋定生,范兴科
.
水土保持研究,
1996,
(02)
:75
-83
[8]
集水造林与水分生态[M]. 中国林业出版社 , 王克勤著, 2002
[9]
干热河谷造林新技术[M]. 云南科技出版社 , 马焕成编著, 2001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