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南黄海的找油气前景

被引:12
作者
陈颐亨
机构
关键词
南黄海; 构造演化史; 找油; 生油岩; 烃源岩; 青龙群; 早第三纪; 老第三纪; 构造体制; 油气藏; 油气前景;
D O I
10.16562/j.cnki.0256-1492.1984.02.008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黄海是我国四大海域之一,地理上俗分为北黄海和南黄海两部分.其中南黄海以我国胶东半岛东端的成山头至朝鲜白翎岛连线与北黄海分野,南则以长江口至济州岛一线与东海为界;它西临山东和苏北陆地,东濒朝鲜半岛,面积约30.2万平方公里.六十年代初,各部门的海洋地质调查队伍就先后对它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地质-地球物理综合调查(包括重、磁、地震、水深、海底地貌、沉积、海岛调查),现已基本查明其区域构造轮廓、地球物理场和地质构造特征,并圈定了数百个局部构造,且已施钻11口(地质矿产部7口,外国公司4口),但它却是迄今中国海域唯一未见油气的海区.其找油气前景如何?找油方法与方向有何特点?这些问题仍为人们所关注,笔者认为颇值得进一步探讨.一、南黄海的沉积-构造演化史欲了解此区的找油气潜力,首先要研究其沉积实体和造成此实体的环境及其演变的地质背景.南黄海同邻区苏北陆地一样,从地质历史上看是几经“沧桑”.概括来讲,可归纳为四个沉积-构造发展阶段:1.震旦纪—早中三叠世地台体制下的发育阶段
引用
收藏
页码:49 / 5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试论古全球构造与古生代油气盆地 [J].
朱夏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83, (01) :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