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形态氮素配比对水稻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24
作者
王娜
陈国祥
邵志广
吕川根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江苏丹阳师范学校
[3]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氮素形态; 配比; 水稻; 光合特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0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水稻品种“中优 1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氮素形态配比对其苗期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 ,与空白处理 (对照 )相比 ,水稻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光系统Ⅰ (PSⅠ )和光系统Ⅱ (PSⅡ )活性以及光吸收能力均以NH+ 4 +NO-3 混合处理最高 ,纯NO-3 处理次之 ,纯NH+ 4 处理较低 ;而在混合处理中又以NH+ 4 /NO-3 为 2 / 3的处理表现最好。在类囊体膜多肽组分中NH+ 4 /NO-3 为 2 / 3的处理 ,PSⅡ中与光合放氧有关的相对分子量为 16 0 0 0~ 180 0 0D、2 2 0 0 0~ 2 5 0 0 0D以及PSI中 6 2 0 0 0~ 6 30 0 0D的多肽组分在量上明显增加。表明 ,混合形态氮 ,尤其是NH+ 4 /NO-3 为 2 / 3~ 3/ 2时 ,水稻最宜发挥其光合特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测定细胞膜透性的紫外吸收法 [J].
谢田 ;
徐中际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86, (01) :45-46
[2]   高等植物绿叶中的氮素代谢与光合作用的关系 [J].
陈锦强 ;
李明启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84, (01) :1-8+21
[3]   植物组织中硝酸还原酶的提取、测定和纯化 [J].
陈薇 ;
张德颐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80, (04) :45-49
[4]   薄膜氧电极的制作与呼吸或光合控制的测定 [J].
李德耀 ;
叶济宇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80, (01) :3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