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峡工程库首区InSAR测量的初步研究

被引:27
作者
游新兆
李澍荪
杨少敏
乔学军
王琪
Tom Logen
杜瑞林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2] 美国阿拉斯加大学地球物理研究所
[3]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武汉
[4] AK
[5] 武汉
[6] AK
关键词
长江三峡工程;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 GPS; 地壳形变;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6 [测震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在进行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将建成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水库 ,已有的研究表明 ,高坝水库有可能诱发中强地震。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 (InSAR)已成为测量地球表面变化极具潜力的技术。对欧洲遥感卫星ERS - 1与ERS - 2的SAR数据的初步分析表明 :只要时间跨度不太长 ,在有植被覆盖、地形起伏较大的山区亦能获得较为理想的干涉图像。结合三峡地壳形变监测网络 ,利用InSAR技术完全有希望识别三峡工程蓄水过程的地表变形
引用
收藏
页码:58 / 6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8 条
  • [1] 中国大陆现今地壳运动和构造变形
    王琪
    张培震
    牛之俊
    J.T.Freymueller
    赖锡安
    李延兴
    朱文耀
    刘经南
    R.Bilham
    K.M.Larson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1, (07) : 529 - 536
  • [2] 长江三峡工程诱发地震监测系统中的GPS监测网及其观测结果
    杜瑞林
    游新兆
    乔学军
    [J]. 地壳形变与地震, 2001, (01) : 46 - 52
  • [3] 长江三峡地区弱震重新定位
    严尊国
    薛军蓉
    [J]. 中国地震, 1987, (01) : 54 - 61
  • [4] 峡东工程地震[M]. 地震出版社 , 李安然等著, 1996
  • [5] 长江三峡工程坝区及外围地壳稳定性研究[M].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袁登维等著, 1996
  • [6] PORE PRESSURE DIFFUSION AND THE MECHANISM OF RESERVOIR-INDUCED SEISMICITY
    TALWANI, P
    ACREE, S
    [J]. PURE AND APPLIED GEOPHYSICS, 1984, 122 (06) : 947 - 965
  • [7] 长江三峡地区地震活动特征 .2 高士钧. 长江三峡地区区域应力场及蓄水对其影响的模拟研究分析报告 . 1989
  • [8]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for geodesy .2 Meade C,and Sandwell D T. Science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