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研究的文化路径:地方知识、多元普遍性与世界秩序

被引:5
作者
魏玲
机构
[1] 外交学院周恩来外交研究中心
关键词
东南亚; 文化; 地方知识; 多元普遍性; 世界秩序;
D O I
10.19561/j.cnki.sas.2019.06.011
中图分类号
D73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文化多元多维的东南亚是如何实现长和平的?本文从核心问题、既有发展和未来议程三个方面对东南亚研究的文化路径进行初步探讨。东南亚国家的核心关切是大国竞争中的自身安全与发展。中国东南亚研究的核心问题是构建服务于中国崛起的地区文化权力和地区认同。既有文献表明,中国的东南亚研究逐步从国别分析和历史考据方法转向区域研究和国际关系理论与经验分析相结合的实证研究,然而,高端研究成果仍显不足,大量有价值的研究尚未进入国际主流学界的视野,进而导致地方行为体在本地区问题上国际话语权缺失,难以满足中国和东南亚在当今世界政治中强化文化权力、增进地区认同的需求。就学术议程建设而言,东南亚研究的文化路径可遵循以下几条基本原则:第一,坚持文化多元多维假定,以及多元普遍性的研究导向;第二,与国际关系和世界政治的主流辩论对接,首先尝试寻求中层理论上的突破;第三,进行跨国和跨地区的比较研究,重视地方知识和地方能动性对国际进程和世界秩序的塑造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21+153 +153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国际关系中的区域治理:理论建构与比较分析 [J].
张云 .
中国社会科学, 2019, (07) :186-203+208
[2]   东南亚早期区域合作:历史演进与规范建构 [J].
郑先武 .
中国社会科学, 2017, (06) :187-204+209
[3]   社会中的马来西亚国家:意象与实践 [J].
庄礼伟 .
东南亚研究, 2015, (02) :16-28
[4]   中国文化及其对外交决策的影响 [J].
秦亚青 .
国际问题研究, 2011, (05) :21-33+126
[5]  
权力、文化、反霸权与国际社会:走向更为地区化的世界秩序?[J]. 巴里·布赞,刘伟华.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0(11)
[6]   文化、文明与世界政治:不断深化的研究议程 [J].
秦亚青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0, (11) :4-15+154
[7]   后本质主义文明与国际政治 [J].
魏玲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0, (11) :34-44+155
[8]   印度尼西亚债权国会议的缘起与影响 [J].
纪宗安 ;
崔丕 .
中国社会科学, 2010, (06) :195-216+224
[9]   日本对南洋华侨的调查及其影响(1925—1945) [J].
纪宗安 ;
崔丕 .
中国社会科学, 2009, (01) :190-203+208
[10]   多维视野下的民族主义的诠释——评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的《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起源与散布》 [J].
吴瑛 .
当代亚太, 2008, (02) :143-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