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龙首山古裂谷带及河西走廊的大地构造
被引:15
作者
:
刘雪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刘雪亚
王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王荃
机构
: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2]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石圈研究中心
来源
:
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
|
1993年
/ Z1期
关键词
:
龙首山;
裂谷带;
韩母山群;
阿拉善地块南缘;
早古生代岛弧;
被动陆缘;
灰岩;
墩子沟群;
古裂谷;
河西走廊;
甘肃走廊;
大地构造;
地质构造;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本文基于沉积建造及岩浆岩的研究,确定龙首山是阿拉善地块南缘的古裂谷带。裂谷型建造以中-晚元古带的墩子沟群和韩母山群为代表;岩浆岩组合则是富含Bi—Cu矿产的超镁铁岩及镁铁岩。河西走廊可分为东西两段;东段是阿拉善南缘的造山带,由永昌—武威冒地斜和冷龙岭—古浪优地斜2个单元构成;西段是祁连造山带北祁连优地斜的一部分。二者分别属于2个古板块,其间的缝合线位于高台至民乐一带。笔者在该区(包括祁连山)共识别出7个构造—地层地体,其中1个具外来属性,其余均为增生地体。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4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对中国大地构造格局的新认识——不是地台的解体而是拼合的大陆
刘雪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刘雪亚
[J].
中国区域地质,
1986,
(04)
: 295
-
305+385
[2]
我国西部祁连山区的古海洋地壳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王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甘肃省第二区测队
王荃
刘雪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甘肃省第二区测队
刘雪亚
[J].
地质科学,
1976,
(01)
: 42
-
55
[3]
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M].中国地质科学院编;.地质出版社.1986,
[4]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所刊.[M].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编;.地质出版社.1984,
[5]
西北地区区域地层表.[M].宁夏回族自治区区域地层表编写组;.地质出版社.1980,
[6]
中国大地构造及其演化.[M].黄汲清指导;任纪舜等执笔;.科学出版社.1980,
←
1
→
共 6 条
[1]
对中国大地构造格局的新认识——不是地台的解体而是拼合的大陆
刘雪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刘雪亚
[J].
中国区域地质,
1986,
(04)
: 295
-
305+385
[2]
我国西部祁连山区的古海洋地壳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王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甘肃省第二区测队
王荃
刘雪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甘肃省第二区测队
刘雪亚
[J].
地质科学,
1976,
(01)
: 42
-
55
[3]
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M].中国地质科学院编;.地质出版社.1986,
[4]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所刊.[M].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编;.地质出版社.1984,
[5]
西北地区区域地层表.[M].宁夏回族自治区区域地层表编写组;.地质出版社.1980,
[6]
中国大地构造及其演化.[M].黄汲清指导;任纪舜等执笔;.科学出版社.1980,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