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地蔬菜栽培不同灌水方法对表层土壤盐分含量的影响

被引:17
作者
张玉龙
张继宁
张恒明
杨丽娟
机构
[1] 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保护地; 滴灌; 渗溉; 沟灌; 次生盐渍化;
D O I
10.13522/j.cnki.ggps.2003.01.010
中图分类号
S630.7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 3年连续保护地栽培蔬菜小区试验 ,对滴灌、渗灌、沟灌 3种灌水方法的土壤盐分积累状况进行了比较研究。试验后 0~ 2 0 cm土层土壤全盐含量以沟灌最高 ,渗灌次之 ,滴灌最低 ;滴灌土壤 p H下降幅度明显低于渗灌和沟灌土壤。在 0~ 2 0 cm土层内全盐含量呈幂指数形式分布 ,即地表处含量最高 ,随深度增加逐渐下降 ;而土壤 p H则随深度增加而直线上升。另外 ,土壤中可溶性盐的阴离以 NO-3 为主 ,阳离子以 Ca2 + 为主。这说明选择合理灌水方法 ,是防止土壤退化、提高保护地作物产量和质量的有效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4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