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习惯在司法应用中的障碍及对策研究

被引:4
作者
周守玉
机构
[1]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法学院
关键词
民俗习惯; 制定法; 调解; 案例指导制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6 [司法制度];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在当代中国法治话语中,民俗习惯的地位非常尴尬。尽管理论上,它往往受到轻视,但在实际司法运作中,民俗习惯的作用却真实的存在着。如果不能解决好民俗习惯与法律之间的关系,不仅法律确定性、权威性将受到质疑,还可能会让民众感到法律是如此陌生,并从内部开始抵制法律。文章主要分析了民俗习惯在司法应用中的现状及其障碍,并建议将积极性民俗习惯与消极性民俗习惯区别对待、建立健全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及案例指导制度。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3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调解语言在纠纷解决过程中的功能定位 [J].
高峰 .
中国司法, 2006, (08) :71-74
[2]   制度变迁中的行动者——从梁祝的悲剧说起 [J].
苏力 .
比较法研究, 2003, (02) :1-15
[3]  
民间法.[M].谢晖;陈金钊主持;.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
[4]  
无需法律的秩序.[M].[美]罗伯特·C.埃里克森(RobertC.Ellickson)著;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5]  
民间法.[M].谢晖;陈金钊主持;.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
[6]  
比较法研究.[M].沈宗灵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7]  
司法的理念与制度.[M].贺卫方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
[8]  
法治及其本土资源.[M].苏力 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