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流变模型的比较研究

被引:108
作者
袁静
龚晓南
益德清
机构
[1] 浙江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
[2] 浙江省建筑研究设计研究院 杭州
[3] 杭州
关键词
岩土流变模型; 元件模型; 屈服面模型; 内时模型; 经验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43 [土力学];
学科分类号
0801 ; 080104 ; 0815 ;
摘要
基于岩土流变模型的研究现状,把各种流变模型分成4类:元件模型、屈服面模型、内时模型和经验模型。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对各类模型进行了比较研究;各类模型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元件模型较适用于岩石,屈服面模型适用于软土,内时模型适用于循环与振动加载,经验模型适用于实际工程。同时各类模型也有其限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772 / 77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等效时间和岩土材料的弹粘塑性模型 [J].
殷建华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1999, (02) :6-10
[2]   岩体粘弹性本构模型辨识的一种方法 [J].
刘保国 ;
孙钧 .
工程力学, 1999, (01) :3-5
[3]   软岩蠕变参数的曲线拟合计算方法 [J].
李青麒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1998, (05) :81-86
[4]   粘性土的弹粘塑性本构方程及其应用 [J].
廖红建 ;
俞茂宏 ;
赤石胜 ;
朱博鸿 .
岩土工程学报, 1998, (02) :41-44
[5]   软土工程中的非线性流变分析 [J].
郑榕明 ;
陆浩亮 ;
孙钧 .
岩土工程学报, 1996, (05) :5-17
[6]   上海地区饱和软粘土流变特性 [J].
谢宁,孙钧 .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 (03) :233-237
[7]   岩体粘弹性力学模型的判定定理与应用 [J].
薛琳 .
岩土工程学报, 1994, (05) :1-10
[8]   粘土的蠕变-松弛耦合试验研究 [J].
熊军民 ;
李作勤 .
岩土力学, 1993, (04) :17-24
[9]   岩体本构模型反演识别理论及其工程应用 [J].
袁勇 ;
孙钧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1993, (03) :232-239
[10]   软土流变特性试验及流变模型 [J].
詹美礼 ;
钱家欢 ;
陈绪禄 .
岩土工程学报, 1993, (03) :5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