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制与教化:清水江文书的社会教育内容探析

被引:7
作者
杨军昌 [1 ]
杨蕴希 [2 ]
机构
[1] 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人口·社会·法制研究中心
[2]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清水江文书; 社会教育; 社会规制;
D O I
10.15958/j.cnki.gdxbshb.2017.04.06
中图分类号
K877 [古书契]; G77 [社会教育];
学科分类号
060107 ; 060108 ;
摘要
明末已降至20世纪50年代400余年间,中国贵州清水江流域苗侗等族人民为了经营混林农业和木商贸易等而形成的契约文书,亦即清水江文书被中外学者誉为"世界记忆"和"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代表作之一,其数量50余万份的遗存以及内容丰富、归户性强的特点在《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中引人瞩目,其显著的原始资料性不仅涉及流域农林生产、木材贸易、土地买卖、纠纷调处、置产析产等林学、农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政治学等领域,而于教育学方面,各类文书中均有重要和突出的内容反映,具体表现为爱家爱国、务本成才、行为规范、兴学办学、生态维护、易子而教、地方性知识传承等诸多方面,并在民族社会中发挥着规制与教化的功能,对民族社会秩序的维系、民族文化的传承、民族经济的发展以及民族人口素质的提高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一来自民间、为民众所书写并践行的文书的教育价值值得关注和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3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清水江流域状元文化及其对民族社会的现实教育价值 [J].
杨军昌 ;
杨蕴希 .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 36 (01) :42-47
[2]   晚清至民国时期乡村社会生活的出继立嗣文化现象——以清水江流域天柱文书为中心 [J].
张新民 .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33 (03) :55-68
[3]   彭城堂侗族《刘氏族谱》的教育价值 [J].
刘秋美 ;
王芳 .
教育文化论坛, 2015, 7 (02) :125-131
[5]   刻在石头上的历史:清水江中下游苗侗地区的碑铭及其学术价值 [J].
李斌 ;
吴才茂 ;
龙泽江 .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2012, (02) :30-36
[6]  
加池四合院文书考释.[M].王宗勋.贵州民族出版社.2015,
[7]  
天柱文书.[M].贵州大学; 天柱县人民政府; 贵州省档案馆; 江苏宏德文化出版基金会; 编.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
[8]  
贵州文斗寨苗族契约法律文书汇编.[M].陈金全; 杜万华; 主编.人民出版社.2007,
[9]  
贵州省志.[M].贵州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李嘉琪主编;.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
[10]  
旋律史.[M].[匈]萨波奇·本采(Szabolesi;B·) 著;司徒幼文 译.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