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卫星滴结构粒子和酸性的研究

被引:4
作者
胡燕
钱公望
刘焕彬
机构
[1] 华南理工大学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广东 广州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酸性; 粒子; 卫星滴结构; 电子显微镜;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02 [污染分析与测定];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带有卫星滴结构的粒子在环境问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证产生卫星滴结构的原因是来自粒子的酸性, 且找出卫星滴结构和粒子酸性的关系, 在实验室配制了各种不同酸性的人工粒子, 并利用电子显微镜进行了观察. 电镜观察表明, 在pH值为3.6时, 粒子的周围出现了卫星滴; 当酸性增至pH值约为2.2时, 粒子周围的卫星滴增至完整的一圈; pH值约为1.1时, 卫星滴颗粒扩增到二圈. 对观察结果的初步分析显示: 围绕着酸性粒子的卫星滴颗粒是随着粒子酸性的增加而增加的.
引用
收藏
页码:6 / 1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卫星滴结构粒子的研究 [J].
钱公望 ;
刘焕彬 .
自然科学进展, 1999, (09) :41-45
[2]   测定潮湿空气中粒子所含硫酸和硝酸根离子的方法 [J].
钱公望 ;
张大同 .
分析测试学报, 1998, (04) :39-41
[3]   广州大气粒子中的硝酸和硫酸离子 [J].
钱公望 ;
刘焕彬 .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 (10) :9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