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精细化暴雨致灾预警指标研究

被引:10
作者
陈海燕
杨诗芳
许浩恩
孔照林
黄娟
张玮玮
机构
[1] 浙江省气象台
关键词
暴雨灾害; 暴雨致灾预警等级; 评估; 优势分析; 两纬图论聚类; 浙江省;
D O I
10.13577/j.jnd.2013.0219
中图分类号
X43 [自然灾害及其防治]; P426.616 [降水引起的灾害];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浙江省62个县气象站1971~2008年降水资料、各县1983~2008年灾情资料、地理地貌和社会经济背景资料,利用优势分析、两纬图论聚类、数据包络分析、聚类分析、层次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各地地理地貌、社会经济背景等情况,将浙江划分为五个区域;继而分析各区暴雨致灾因子、地理地貌、社会经济条件与暴雨成灾的关系,建立精细化的暴雨致灾预警模型,分区域划分1~5级暴雨致灾预警等级。研究结果表明,"1级"暴雨可能带来人员伤亡和严重财产损失,造成特重灾情,"2级"暴雨可能带来严重危害,"3级"暴雨则有可能发生较重灾害,"4级"暴雨可带来轻度损失,"5级"暴雨基本不成灾。通过检验,暴雨致灾预警等级与实际灾情较吻合,可以在暴雨灾害等级预报和灾后评价中应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36 / 14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热带气旋致灾因子综合影响强度评估指标研究 [J].
陈海燕 ;
严洌娜 ;
娄伟平 ;
许浩恩 ;
杨诗芳 .
热带气象学报, 2011, 27 (01) :139-144
[2]   基于DEA模型的我国自然灾害区域脆弱性评价 [J].
刘毅 ;
黄建毅 ;
马丽 .
地理研究, 2010, 29 (07) :1153-1162
[3]   上海暴雨灾害的系统特征与脆弱性分析 [J].
陆敏 ;
刘敏 ;
权瑞松 ;
张丽佳 ;
王静静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02) :9-15
[4]   自然灾害基本定义的探讨 [J].
黄崇福 .
自然灾害学报, 2009, 18 (05) :41-50
[5]   五论灾害系统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J].
史培军 .
自然灾害学报, 2009, 18 (05) :1-9
[6]   辽宁暴雨事件影响的预评估和灾后速评估 [J].
陈艳秋 ;
袁子鹏 ;
盛永 ;
戴廷仁 .
气象科学, 2007, (06) :626-632
[7]   福建暴雨洪灾时空变化与区域划分的初步研究 [J].
陈香 ;
王静爱 ;
陈静 .
自然灾害学报, 2007, (06) :1-7
[8]   中国自然灾害灾情统计现状及展望 [J].
袁艺 ;
张磊 .
灾害学, 2006, (04) :89-93
[9]   区域承灾体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J].
樊运晓 ;
罗云 ;
陈庆寿 .
现代地质, 2001, (01) :113-116
[10]   江苏省洪涝灾害评估系统设计 [J].
刘俊 ;
徐向阳 .
自然灾害学报, 1999, (04) :8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