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农民工文化适应调查研究

被引:8
作者
邵东珂
范叶超
机构
[1] 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文化适应; 文化惰距;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412.6 [工会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2 ;
摘要
基于2010年8月在厦门市对近千名新生代农民工的问卷调查数据,探讨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适应现状。研究发现:(1)总的来说,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适应性较强,其中,生产方式的适应性最强,紧接着是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心理归属,而对语言的适应性相对较差;(2)不同特征的新生代农民工其文化适应程度具有显著的差异性,性别、学历、是否是独生子女、是否有务农经验、外出打工时间、每天工作时间、每年工作时间、月消费水平和对工作满意度等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适应具有重要的影响;(3)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适应具有惰距的特征,进而导致了市民化路径和村民化路径两种不同的文化适应路径,选择市民化路径、消减新生代农民工文化适应惰距,需要进行制度创新。
引用
收藏
页码:114 / 11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生态移民中的文化适应 [J].
余吉玲 .
经济研究导刊, 2010, (16) :141-142
[2]   青年农民工:主动排斥与被动排斥 [J].
邱利 .
当代青年研究, 2010, (03) :5-10
[3]   两代农民工文化适应的逻辑比较与实证研究 [J].
汪国华 .
西北人口, 2009, 30 (05) :47-50+55
[4]   另一种不适应——新生代农民工农村社会适应性障碍的社会学分析 [J].
付光伟 .
中国青年研究, 2007, (11) :66-68+37
[5]   第二代农民工及其市民化研究 [J].
刘传江 ;
徐建玲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7, (01) :6-10
[6]   城市滞留型青年农民工的文化适应与身份认同 [J].
周明宝 .
社会, 2004, (05) :4-11+23
[7]   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 [J].
王春光 .
社会学研究, 2001, (03) :63-76
[8]  
三峡农村外迁移民文化适应研究[D]. 吴帅琴.山东大学. 2007
[9]  
社会变迁[M]. 浙江人民出版社 , (美)奥格本著,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