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潮滩群落交错带互花米草斑块与土著种竞争关系研究

被引:16
作者
陈正勇 [1 ]
王国祥 [1 ]
刘金娥 [1 ]
宣勇 [2 ]
徐伟伟 [1 ]
仇乐 [1 ]
王刚 [3 ]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江苏省环境演变与生态建设重点实验室
[2] 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
[3] 安徽师范大学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外来种; 斑块扩张; 竞争能力; 群落演替;
D O I
10.16258/j.cnki.1674-5906.2011.10.003
中图分类号
Q948.12 [植物与生物环境];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选取盐城滨海湿地典型滩地(互花米草与碱蓬交错区、碱蓬滩)互花米草斑块,研究互花米草和本地种的生长特征、斑块微生境变化和互花米草与本地种的相对竞争力。结果表明:①和本地土著种碱蓬Suaeda salsa、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相比,入侵种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能更有效地改善微生境,其发达根系能够提高土壤含水量,互花米草的耐盐特性和泌盐作用能够使得互花米草在高盐度环境中生存,并有效的降低土壤盐度;②在互花米草与碱蓬交错区,从互花米草斑块边缘到中心,碱蓬的长势显著变弱,互花米草的长势显著增强,互花米草与碱蓬的相对竞争力为1.94±0.94,互花米草的竞争能力明显强于碱蓬;③在碱蓬滩,从互花米草斑块边缘到中心,碱蓬、芦苇的长势显著变弱,互花米草的长势显著增强,互花米草与碱蓬的相对竞争力为0.87±0.30,互花米草与碱蓬之间的竞争相对平衡;④因此,互花米草可能通过种间竞争不断侵蚀碱蓬生境,从而取代当地土著植被碱蓬和芦苇。
引用
收藏
页码:1436 / 144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 [1] 无瓣海桑和互花米草群落土壤化感作用比较
    李静
    田广红
    彭少麟
    杨雄邦
    陈蕾伊
    曾艳
    刘文辉
    何克宏
    [J].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1, 27 (02) : 105 - 108
  • [2] 外来种互花米草和土著种芦苇空中凋落物氮动态的比较研究
    廖成章
    唐小平
    程小玲
    李博
    骆亦其
    [J]. 生物多样性, 2010, 18 (06) : 631 - 637
  • [3] 闽江河口湿地优势植物生物量与土壤因子灰色关联分析附视频
    张林海
    曾从盛
    仝川
    [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04) : 88 - 93
  • [4] 互花米草在不同生境中的形态可塑性与生物量分配
    覃盈盈
    蒋潇潇
    李峰
    梁士楚
    [J]. 海洋环境科学, 2009, 28 (06) : 657 - 659+667
  • [5] 土壤水分条件对克隆植物互花米草表型可塑性的影响
    何军
    赵聪蛟
    清华
    甘琳
    安树青
    [J]. 生态学报, 2009, 29 (07) : 3518 - 3524
  • [6] 互花米草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研究——以江苏为例
    刘庄
    沈永明
    曹学章
    [J]. 生态经济, 2008, (03) : 149 - 151+157
  • [7] 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盐沼植被的时空动态
    黄华梅
    张利权
    袁琳
    [J]. 生态学报, 2007, (10) : 4166 - 4172
  • [8] 盐和温度胁迫对外来种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
    石福臣
    鲍芳
    [J]. 生态学报, 2007, (07) : 2733 - 2741
  • [9] 无瓣海桑对互花米草的生态控制效果
    唐国玲
    沈禄恒
    翁伟花
    章家恩
    廖宝文
    刘金苓
    滕兴顺
    [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7, (01) : 10 - 13
  • [10] 科尔沁沙地不同植被类型区土壤水分特性分析
    史小红
    李畅游
    刘廷玺
    王海玲
    [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6, (03) : 355 - 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