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质风险与市场收益动态关系的实证研究

被引:10
作者
史永东 [1 ,2 ]
李凤羽 [3 ]
杨云鹏 [2 ]
机构
[1] 东北财经大学应用金融研究中心
[2] 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3] 东北财经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
关键词
特质风险; 市场风险; 自回归残差;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832.51 [];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使用流通市值加权的股票平均波动率作为股票市场未分散特质风险的间接衡量指标,对A股市场特质风险与市场预期收益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研究。有别于国内已有研究,本文使用流通市值加权股票平均波动率的自回归残差项作为回归模型的解释变量,避免了解释变量高度持续性特征给回归结果造成的不利影响,发现A股市场未分散的特质风险对预期市场超额收益具有预测能力,两者呈正相关关系,这种预测能力在考虑市场分割、流动性、经济周期以及不同特质风险度量方法后依然存在。
引用
收藏
页码:6 / 19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我国证券市场公司特质波动能够被定价吗——基于“非资产定价模型分解法”的测度与检验 [J].
花冯涛 .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1, 33 (11) :26-35
[2]   股票资产波动成分分解及特质风险波动效应研究 [J].
周丹 ;
郭万山 .
金融教学与研究, 2011, (03) :49-53+74
[3]   股票特质波动率与横截面收益:对中国股市“特质波动率之谜”的解释 [J].
左浩苗 ;
郑鸣 ;
张翼 .
世界经济, 2011, 34 (05) :117-135
[4]   中国股市存在“特质波动率之谜”吗? [J].
邓雪春 ;
郑振龙 .
商业经济与管理, 2011, (01) :60-67+75
[5]   中国股票市场特质波动率与横截面收益研究 [J].
杨华蔚 ;
韩立岩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22 (01) :6-10
[6]   基于风险偏好资产定价模型的公司特质风险研究 [J].
黄波 ;
李湛 ;
顾孟迪 .
管理世界, 2006, (11) :119-127
[7]   Idiosyncratic volatility and the cross section of expected returns [J].
Bali, Turan G. ;
Cakici, Nusret .
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2008, 43 (01) :29-58
[8]   The dynamic relation between returns and idiosyncratic volatility [J].
Jiang, Xiaoquan ;
Lee, Bong-Soo .
FINANCIAL MANAGEMENT, 2006, 35 (02) :43-65
[9]   The cross-section of volatility and expected returns [J].
Ang, A ;
Hodrick, RJ ;
Xing, YH ;
Zhang, XY .
JOURNAL OF FINANCE, 2006, 61 (01) :259-299
[10]   Why did individual stocks become more volatile? [J].
Wei, SX ;
Zhang, C .
JOURNAL OF BUSINESS, 2006, 79 (01) :259-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