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精品课程建设工程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建议

被引:34
作者
张会杰 [1 ]
龙世立 [1 ]
王仁卿 [2 ]
机构
[1] 山东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
[2] 山东大学教务处
关键词
精品课程; 资源建设; 过程监督; 复评体系; 评估中介结构;
D O I
10.13541/j.cnki.chinade.2008.11.002
中图分类号
G642.3 [课程];
学科分类号
040102 ;
摘要
精品课程建设工程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总的来讲,精品课程网上资源的建设及应用尚处于初级阶段,申报及评审条件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多数教师的参与热情,持续建设与共享应用缺乏有效的过程监督和健全完善的复评体系。建议由国家建设统一的精品课程网络平台,为教师专注于课程内容资源的建设提供保障;调整评审指标体系,由偏重条件性指标向偏重建设与应用的效果性指标过渡;改变评审模式,由偏重专家评审向学习者和专家共同评审过渡;加强过程监督,建立健全精品课程复评体系,由政府直接组织实施向教育评估中介机构过渡。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6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我国精品课程评审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 [J].
王欣 ;
陈锡宝 .
教育发展研究, 2007, (20) :83-85
[2]   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现状分析及思考 [J].
黄宝玉 ;
项国雄 .
中国高教研究, 2007, (09) :72-76
[3]   试论高校精品课程推广和利用模式的建构 [J].
刘大军 ;
许文果 .
江苏高教, 2007, (02) :89-90
[4]   北京市精品课程网上资源运行情况专题调研及主要结论 [J].
丁兴富 ;
王龙 ;
冯立国 ;
沈孝苹 ;
田洪滨 ;
金红莲 .
中国大学教学, 2006, (05) :22-25
[5]   精品课程建设专家谈(续) [J].
冯克勤 ;
郭广生 ;
袁德宁 ;
刘亚平 .
中国大学教学, 2003, (07) :10-12
[6]   中美两国大学课程教学质量评价的比较与思考 [J].
蓝江桥 ;
冷余生 ;
李小平 ;
余敏 ;
舒重胜 ;
石绍应 .
高等教育研究, 2003, (02) :9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