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流域人类活动强度的定量评价

被引:54
作者
张翠云
王昭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水资源与环境学院
[2]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北京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3] 河北 石家庄
[4] 河北 石家庄
关键词
人类活动强度; 定量评价; 黑河流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20 [一般性问题];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人类活动强度的定量评价是分析人类活动对水循环演化影响的基础,也是寻找流域生态环境退化原因的依据。针对黑河流域人类活动对水循环演化影响的特点,选择人口、耕地面积、水库总数、引水渠总长度和开采井总数等因子作为衡量人类活动强度的指标,采用指数加权法定量表达人类活动强度,据此计算的上、中、下游的人类活动强度分别为1%、87%和12%,说明中游人类活动强度最大,对水循环的影响也最大;上游人类活动强度很弱,可以认为上游水循环的演化只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而下游人类活动强度较上游大得多,说明影响下游水循环演化的因素中当地人类活动的作用不可忽视。计算的中游平原张掖地区近50年来3个阶段即20世纪50年代、60~70年代和80~90年代的人类活动强度分别为18%、28%和54%,80~90年代人类活动强度是50年代的3倍,60~70年代的2倍。人类活动强度经过50年代和60~70年代2个时段的发展和积累,到80~90年代达到最大,因此,这时段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也最大。研究方法对类似地区或相似问题具有借鉴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386 / 39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 [1] 绿洲地理特征及其气候效应
    张强
    胡隐樵
    [J]. 地球科学进展, 2002, (04) : 477 - 486
  • [2] 人类活动强度定量评价方法的初步探讨
    文英
    [J]. 科学对社会的影响 , 1998, (04) : 56 - 61
  • [3] 脆弱生态环境定量评价方法的研究
    赵跃龙
    张玲娟
    [J]. 地理科学, 1998, (01) : 78 - 84
  • [4] Global hydrological changes associated with a perturbation of the climate system: the role of atmospheric feedbacks, their uncertainty and their validation[J] . Herve le Treut.Advances in Water Resources . 1999 (2)
  • [5] Simulation of the hydrological cycle over Europe: Model validation and impacts of increasing greenhouse gases[J] . Klaus Arpe,Erich Roeckner.Advances in Water Resources . 1999 (2)
  • [6] MethodsofSynthesisAssessment .2 胡永宏[贺思辉]eds. SciencePress . 2000
  • [7] Simulating Columbia river flows with data from regional-scale climate models .2 Kite G W. Water Resourses Research . 1997